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六讲(周三)
学校: 无
问题 1: 1.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 )。
选项:
• A.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多样性
• B. 多样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 C.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 D. 连续性、多样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答案: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问题 2: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A.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明确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
• B. 在领导内蒙古自治运动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意识到,用联邦制解决民族问题存在着被大国操纵和利用的隐患,也可能存在国家分裂的巨大风险
• C.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先锋队
• D. 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出百年深渊、开启百战重生的坚强领导力量
答案: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明确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
问题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
选项:
• A. 1937年
• B. 1952年
• C. 1978年
• D. 1949年
答案: 1949年
问题 4: 4. ( )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
选项:
• A. 贫富分化
• B. 共同富裕
• C. 阶层对立
• D. 贫困种族化
答案: 共同富裕
问题 5: 5. 在( )时期,全民族共同抗争、共同流血、共同胜利,中华民族成为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各党派共同高度认同的精神情感皈依,中华民族整体的自觉意识得到了空前强化。
选项:
• A. 辛亥革命
• B. 抗日战争
• C. 解放战争
• D. 北伐战争
答案: 抗日战争
问题 6: 6. ( )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北方族群,他们生活在蒙古高原,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迁徙。
选项:
• A. 高句丽
• B. 乌孙
• C. 乌桓
• D. 匈奴
答案: 匈奴
问题 7: 7. ( )是将皇族女性嫁给对方,以改善双方关系的一种政治结盟方式。
选项:
• A. "和亲"
• B. "纳质"
• C. "朝贡"
• D. "册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
选项:
• A. 分散封国力量
• B. 剥夺封国封地
• C. 收回封国官吏任免权
• D. 加强诸侯势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正是由于辽朝、西辽的巨大影响及其对"中国"的认同,俄罗斯和中亚地区至今还以( )指称中国。
选项:
• A. "契丹"
• B. "四海"
• C. "中州"
• D. "华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明代延续了宋元以来( )在思想领域上的正统地位,将其确定为官方正学。
选项:
• A. 陆王心学
• B. 程朱理学
• C. 阳明心学
• D. 朱子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1. 1902年,( )最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
选项:
• A. 梁启超
• B. 李大钊
• C. 费孝通
• D. 毛泽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12. 以"五个共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正确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客观事实和必然逻辑,回答了中华民族( )的时代之问。
选项:
• A. 抵御外侮
• B. 经济文化融合
• C. 地貌变迁
• D. 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13. 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 ),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选项:
• A. 现代意识
• B. 法治意识
• C. 身份意识
• D. 民族意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14. 17世纪,在东南沿海,( )率军驱逐荷兰殖民势力,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选项:
• A. 郑成功
• B. 郑和
• C. 僧格
• D. 马喇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15. 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能够流通于天下的货币,其中流通时间最长、通行范围最广的货币是( )
选项:
• A. 贝币
• B. 骨币
• C. 铜币
• D. 纸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16. 安史之乱揭示出,要实现民族不可散,首先要实现国家不可乱;要实现国家不可乱,首要是维护( )不可变。
选项:
• A. 封建统治
• B. 中央集权
• C. 大一统体制
• D. 君主专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为( )
选项:
• A. 《临时宪法》
• B. 《共同纲领》
• C. 《建国纲领》
• D. 《政协章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18. "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是在( )首先实施的。
选项:
• A. 瑞金苏区
• B. 东北抗日联军根据地
• C. 陕甘宁边区
• D. 井冈山根据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19. 1996年,中央确定( )对口帮扶宁夏,对西海固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开展帮扶,形成了汉族帮少数民族、多地帮宁夏一域、多数人帮少数人的局面,走出了东部扶持西部、共同繁荣之路。
选项:
• A. 浙江
• B. 福建
• C. 广东
• D. 山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2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治理传统的结合,坚持了统一与自治的结合,突出了( )的结合,既能有效加强国家的集中统一,又能切实保证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
选项:
• A. 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
• B. 民族因素与文化因素
• C. 民族因素与政治因素
• D. 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21. 中华民族由各族融聚而成,既包容了各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特点,又有着统一的( )
选项:
• A. 政治统一性和民族同质性
• B. 政治主体性和民族同质性
• C. 政治主体性和民族实体性
• D. 政治统一性和民族实体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2. 明朝初期与北元政权的关系是( )
选项:
• A. 隔大漠南北分立
• B. 完全统一
• C. 紧密合作
• D. 完全对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23. 1884年,清政府在( )建省,将其纳入与内地省份一致的行政管理体制。
选项:
• A. 新疆
• B. 广西
• C. 西藏
• D. 云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24. 西方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以所谓"普世文明"标准自居。实际上奉行( ),歧视其他文明及其秩序模式并凌驾其上,企图构建和维系一种霸权性质的全球治理秩序。
选项:
• A. 多元文化主义
• B. 全球主义
• C. 西方中心主义
• D. 后殖民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25. 六国一统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这个王朝被称为( )
选项:
• A. 秦朝
• B. 汉朝
• C. 周朝
• D. 商朝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26. 为恢复社会经济,唐武德七年(624),颁布了( ),以促进生产及保证租税的收入。
选项:
• A. 租庸调法
• B. 编户齐民
• C. 方田均税法
• D. 均田令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27. 当前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误区和错误观点是指( )。
选项:
• A. 照抄照搬西方民族国家理论
• B. 把汉族等同于中华民族,把少数民族外化于中华民族
• C. 僵化、片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核心要义
• D. 宣扬各种版本的"去中国化"错误史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28. 以下哪些是晚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
选项:
• A. 预备立宪
• B. 辛亥革命
• C. 戊戌变法
• D. 维新运动
• E. 洋务运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29. 以下哪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选项:
• A. 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 B. 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 C. 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 D. 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 E. 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30. 明军反复宣传( )的主张,旗帜鲜明地宣扬"天下一家"的立场。
选项:
• A. 姓氏虽异
• B. 华夷无间
• C. 抚字如一
• D. 驱逐胡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31. 伴随着"中华民族"概念在党内广泛使用,中国共产党对于各族人民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和命运的( )的认识不断加深。
选项:
• A. 共同性
• B. 一体性
• C. 同质性
• D. 整体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32. 东周是历史上群雄争霸追求一统的动荡时期,大致分为( )时期。
选项:
• A. 殷商
• B. 北魏
• C. 战国
• D. 春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33. 明朝时期,人口快速增长与( )的传入有关。
选项:
• A. 番薯
• B. 茄子
• C. 辣椒
• D. 玉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34. 近代以来,( )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选项:
• A. 帝国主义与晚清政府
•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 C. 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
• D.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35. 近代以后,( )是压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三座大山"。
选项:
• A. 帝国主义
• B. 殖民主义
• C. 官僚资本主义
• D. 封建主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36. 隋唐五代,不同区域间社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活跃,具体表现包括( )。
选项:
• A. 胡汉互鉴、胡风浸染
• B. 唐朝时期,汉文在西域已成为一种盛行的语言文字
• C. 兼爱夷夏
• D. 唐蕃互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3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重点把握几对关系,这几对关系指的是( )。
选项:
• A. 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 B. 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 C.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 D. 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 E.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38. 元朝时期,哪些措施促进了国内各族群之间在语言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 )
选项:
• A. 创制并推广八思巴文
• B. 使用多种书面语言处理行政事务
• C. 保持专门从事不同语言互译工作的译吏队伍
• D. 推广使用杂糅蒙汉双语语法特征的全新汉文硬译公牍文体
• E. 限制各族群之间的交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39. 中华文明是( )融聚一体的复合型文明。
选项:
• A. 草原文明
• B. 农耕文明
• C. 平原文明
• D. 海洋文明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40. 康有为先后提出了( )等体现族群平等的设想与政策。
选项:
• A. "君民合治,满汉不分"
• B. "去种界同人类"
• C. "平满汉之界"
• D. "保国、保种、保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4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42. 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八大期间,中国实现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转型。(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4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长时段的族群融合时期。(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44. 西周时期,周朝实行郡县制来加强对殷商故地的治理。(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45. 秦汉时期,匈奴没有被纳入大一统体系。(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46. 清朝前中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基本样态开始出现,多元一体格局基本成形。(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4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48. 所谓"普世价值",实质是以西方价值观改造乃至取代其他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具有浓厚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是凭借话语霸权进行单向价值观输出。(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49. 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共谋统一",为两岸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50. 商朝的甲骨文主要用于记载历史事件。(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1. 后世常常用( )来形容天下统一、社会大治,就在于秦汉时期的这一文教政策推动并彰显了大一统政治建构,对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项:
• A. "车同轨"
• B. "量同衡"
• C. "书同文"
• D. "行同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2.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建立于约( )。
选项:
• A. 前1046年
• B. 前2070年
• C. 前1600年
• D. 前2100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3. 19世纪60年代起,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以( )"求富"为主旨的洋务运动。
选项:
• A. "保国"
• B. "变法"
• C. "保种"
• D. "自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4.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中的( )。
选项:
• A. 改革开放时期
•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C.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D.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5. 金属矿料的运输需要有便于运输的道路。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官方修建且遍布天下的道路网络,这就是著名的( )。
选项:
• A. "驰道"
• B. "秦道"
• C. "周道"
• D. "蜀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6. 唐朝时期,通过( ),将天下各族的有才之士汇聚到中央政府及其下辖的各级行政军事机构,为大一统王朝政治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选项:
• A. 羁縻制度
• B. 胡汉兼用的官僚体制
• C. 因俗而治
• D. 都护府制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7. 清朝( )时期,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选项:
• A. 顺治
• B. 乾隆
• C. 雍正
• D. 康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8. 国家投入大量资源,改善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培养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人才,抢救濒危民族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了( )《江格尔》《玛纳斯》三大英雄史诗。
选项:
• A. 《乌古斯传》
• B. 《格萨尔王》
• C. 《贡布日传说》
• D. 《勇士谷诺干》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9. 新中国成立后,( )通过"十七条协议"实现了和平解放。
选项:
• A. 新疆
• B. 广西
• C. 内蒙古
• D. "华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10. 西周初年出现的族群之间的边界弱化趋势被称为( )。
选项:
• A. 华夏交战
• B. 华夷之辨
• C. 华夏共同体
• D. 诸夏与四夷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11. ( )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基础,( )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主脉。
选项:
• A. 国家 文明
• B. 文明 国家
• C. 国家 文化
• D. 文化 国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12. 中华民国成立于哪一年?( )
选项:
• A. 1921年
• B. 1910年
• C. 1912年
• D. 1911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13. 雍正朝进一步实行( )改革,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统一征收。
选项:
• A. "初税亩"
• B. "摊丁入亩"
• C. "一条鞭法"
• D. "两税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14.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至( )。
选项:
• A. 丰镐
• B. 甘肃天水
• C. 洛邑
• D. 江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15. 从元朝开始,( )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范围。
选项:
• A. 岭南
• B. 新疆
• C. 福建
• D. 西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16. 元朝首次在全国版图内普遍建立起( )的行政大区制度。
选项:
• A. 州县制
• B. 郡县制
• C. 行省制
• D. 藩镇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17. 秦汉建立的中央集权( ),奠定了大一统的制度基础。
选项:
• A. 郡县制
• B. 州郡制
• C. 行省制
• D. 分封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18. 周人用( )将天下各族融合为一个政治实体,以"天命之转移"解释王朝更替。
选项:
• A. "天下观"
• B. "华夷观"
• C. "天人合一观"
• D. "天命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19. 青藏高原隆升导致三级阶梯式地貌的出现,在阶梯过渡带及海陆交接处形成的西北荒漠绿洲交错带、西南农林交错带、东部海陆交错带、北方农牧交错带,这一复杂的地理结构同时孕育了中华民族向内凝聚的( )与对外开放的包容性。
选项:
• A. 复合性
• B. 同一性
• C. 统一性
• D. 均一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20. 对于如何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欧美国家主要提出了族裔民族主义和公民民族主义两种思路,相应采取( )与多元文化主义等具体政策,以应对种族与族裔多样性。
选项:
• A. 同化
• B. 民族分化
• C. 种族灭绝
• D. 种族隔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21. 在对西藏的治理方面,清朝强化了制度性管辖,建立( )。
选项:
• A. 土司制度
• B. 驻藏大臣制度
• C. 分封制
• D. 郡县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22. ( )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
选项:
• A. 和谐
• B. 团结
• C. 互助
• D. 平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23. 文成公主被派往( )和亲。
选项:
• A. 突厥
• B. 蒙古
• C. 匈奴
• D. 吐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24. ( )是由回纥等草原族群主动要求开辟的。在这条道路上,唐朝共设置68个驿站,各驿站配备马匹和食物,方便驿使高效通往。
选项:
• A. "参天可汗道"
• B. "茶马古道"
• C. 驿道
• D. "丝绸之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25.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使用两种以上的书面语言来处理行政事务的朝代,( )都是当时政府正式选用的公务语言。
选项:
• A. 汉语
• B. 蒙古语
• C. 契丹语
• D. 波斯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26. 商朝"王畿"之外是"四土",包括( )。
选项:
• A. 北土
• B. 南土
• C. 东土
• D. 西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27. 中国式现代化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 )。
选项:
• A. 各民族通过先进制度与文化认同融聚一体
• B. 各民族独立发展,缺乏统一市场
• C.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根基与超大动能
• D. 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具有统一大市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 E. 洋务运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2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的意义包括( )。
选项:
• A. 健全民族工作协调机制
• B. 更加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C. 推动中华民族整体的融聚发展
• D. 推动形成全党共同做民族工作的新格局
• E. 促进民族间的团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29. 元代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不仅体现在南北地理轴线上汉人与( )之间的深度互动方面,而且体现在东西方向上汉人与( )、( )的互通有无上。
选项:
• A. 蒙古人
• B. 南人
• C. 青藏高原藏人
• D. 西域畏兀儿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30. "周道"覆盖范围包括( )活跃的区域。
选项:
• A. "北狄"
• B. "东夷"
• C. "南蛮"
• D. "西戎"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31. 中华民族的长期延续与繁荣,离不开作为凝聚核心的( );中华民族不断变革求新,离不开"( )"之功。
选项:
• A. 大夷
• B. 华夏
• C. 中原
• D. 边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2: 32. 商朝和西周都实行( ),各族群间的交往交流不断加深。
选项:
• A. 分封制
• B. 文化融合
• C. 灵活开放的族群治理政策
• D. 社会大融合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3: 33. 明代在边疆地区的屯田包括哪些形式?( )
选项:
• A. 商屯
• B. 军屯
• C. 民屯
• D. 番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4: 34. 下列关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论述正确的是( )。
选项:
• A. 以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B. 以政治建设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C. 以文化建设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D. 以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E. 以经济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F. 以党的建设统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5: 35. 统一新疆后,清政府推行"屯垦开发、以边养边"的政策,以( )等方式发展屯田。
选项:
• A. 旗屯
• B. 户屯
• C. 回屯
• D. 遣屯
• E. 兵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6: 36. 元朝恢复科举取士制度的社会作用主要包括( )。
选项:
• A. 为汉人儒士阶层提供了向上流动的可能
• B. 培育了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多族群士人圈
• C. 促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社会流动
• D. 淡化了原本存在的族群隔阂
• E. 推动蒙古、色目青年子弟深入研习儒家文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7: 37. 以下哪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特点?( )
选项:
• A. 平等团结
• B. 多元一体
• C. 独立自主
• D. 互助合作
• E. 和谐共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8: 38. 隋唐采取( )的社会治理理念。
选项:
• A. 南北统一
• B. 胡汉一体
• C. 胡汉分治
• D. 南北分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9: 39. 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0: 40.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实施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1: 41. 作为周秦之变的历史性飞跃,秦汉王朝统一性的广度和深度是夏商周三代所不能比拟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制度带来的政治共同性、经济共同性、社会共同性、文化共同性显著增长。(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2: 42. 辽宋夏金等政权互鉴"食货之制",共同搭建了榷场商贸网络,形成了以中原钱货流通为中心、共享"中国之利"的统一经济体系。(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3: 43. 明清之际,社会舆论中普遍存在用"华夷之辨"来强化族群对立的论调,清政府对此竭力驳斥。(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4: 44.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5: 45. 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时期,党的民族工作重在致力于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在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时期,党的民族工作重在致力于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时期,党的民族工作重在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6: 46. 西夏是由党项人李元昊在1038年建立的。(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7: 47. 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八大期间,中国实现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转型。(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8: 48. 西周时期,周朝实行郡县制来加强对殷商故地的治理。(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9: 1. 元明之际,《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成书,明后期又涌现出( )及"三言二拍"等各类小说作品。
选项:
• A. 《金瓶梅》
• B. 《红楼梦》
• C. 《儒林外史》
• D. 《西游记》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0: 2. 唐朝时期,( )族群的政权与唐朝举行了"长庆会盟"。
选项:
• A. 南诏
• B. 渤海
• C. 高句丽
• D. 吐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1: 3. 以下哪个遗址出土的石器技术被称为"小型石片石器技术"?( )
选项:
• A. 四川稻城皮落遗址
• B. 浙江长兴古城墙遗址
• C. 陕西蓝田上陈遗址
• D. 内蒙古金斯太洞穴遗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2: 4. 尧舜禹时代为寻求最大共识与共同利益,建立起平等、民主的邦族联盟,《尚书•尧典》中( )就是对此现象的概括。
选项:
• A. 万国咸宁
• B. 和而不同
• C. 协和万邦
• D. 以和邦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3: 5. 终结辽宋夏金各政权分裂局面,最终再次实现大一统的,是由( )奠定的蒙古汗国及其继承者( )缔造的元朝。
选项:
• A. 忽必烈 铁木真
• B. 窝阔台 蒙哥
• C. 忽必烈 窝阔台
• D. 铁木真 忽必烈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4: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为( )。
选项:
• A. "四对关系"
• B. "十二个必须"
• C. "四个共同"
• D. "四个与共"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5: 7. 从政党治理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彰显了一种协商合作型的政党文明新形态。
选项: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6: 8.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约持续了( )年。
选项:
• A. 近500年
• B. 近370年
• C. 近200年
• D. 近600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7: 9. 1911年10月爆发的(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选项:
• A. 五四运动
• B. 十月革命
• C. 辛亥革命
• D. 洋务运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8: 10. 明朝时期,明廷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 )。
选项:
• A. "永乐开关"
• B. "万历开关"
• C. "隆庆开关"
• D. "洪武开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9: 11. 辽朝制度承续"中国"正统,在官制方面,将( )和原有的部族制相结合,形成"官分南、北"的二元制,最终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选项:
• A. 府兵制
• B. 行省制
• C. 土司制
• D. 州县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0: 12. 明代也是大陆人口移居海岛的重要时期,福建等地的汉人大规模迁居( )。
选项:
• A. 台湾岛
• B. 海南岛
• C. 南沙群岛
• D. 西沙群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1: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地区成为佛教中国化的起始地,也是汉传佛教向中亚地区传播的中转站。在这一时期,龟兹、于阗、疏勒、高昌成为( )四大佛教中心。
选项:
• A. 中原 西域
• B. 中原 中原
• C. 西域 中原
• D. 西域 西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2: 14. 秦汉大一统政权在东汉后期开始衰落,但秦汉制度与文化400余年的浸润与辐射,创造了任何政治军事分裂都无法动摇的中华认同,开启了迁徙族群( )进程。
选项:
• A. "汉化"
• B. "中华化"
• C. "去中心化"
• D. "中心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3: 15. 元朝通过哪个政策显著缓解了牧区缺粮的难题?( )
选项:
• A. 有计划推行官粮调配
• B. 发行纸币
• C. 开辟海上航线
• D. 实行"诸色户计"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4: 16.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 )为根本,以( )为主干,包括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较为系统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夯实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保障各族合法权益的法治基础,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政治团结统一。
选项:
• A. 宪法 民法
• B. 宪法 行政法
• C. 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 D. 民族区域自治法 宪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5: 17. 党的( )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选项:
• A. 二十大
• B. 十九大
• C. 十八大
• D. 十七大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6: 18.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 )作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一以贯之的核心主旨,具体政策措施可以变,但核心主旨不会变。
选项:
• A.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C.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D. 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7: 19. 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技术支撑下的定居出现,中华文化遍地开花,多区域文化交往交流逐步加深,统一性不断加强,以彩陶和( )为纽带的共同文化符号联结起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选项:
• A. 金器
• B. 铁器
• C. 石器
• D. 玉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8: 20.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向( )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同政权对"中国"的认同,为后来元朝重建大一统国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文化认同基础。
选项:
• A. 离散
• B. 一元
• C. 多元
• D. 一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9: 21. 以下哪项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策?( )
选项:
• 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B. 建立苏维埃政权
• 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D. 反对国民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0: 22. 以( )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选项:
• A. 政治建设
• B. 社会建设
• C. 经济建设
• D. 文化建设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1: 23. ( )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始终面向人民的公共意志,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选项:
• A. 全人类民主
• B. 全过程人民民主
• C. 党内民主
• D. 人民民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2: 24. 明太祖在辽东、西北增设( ),充实沿边兵力,并将所有塞外夷民迁入内地。
选项:
• A. 卡伦
• B. 卫所
• C. 盟旗
• D. 驿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3: 25. ( )及其制度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文化传统,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逻辑。
选项:
• A. 典章制度
• B. 大一统理念
• C. 礼俗文化
• D. 儒家思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4: 26. 元朝恢复科举取士制度的社会作用主要包括( )。
选项:
• A. 培育了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多族群士人圈
• B. 淡化了原本存在的族群隔阂
• C. 为汉人儒士阶层提供了向上流动的可能
• D. 促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社会流动
• E. 推动蒙古、色目青年子弟深入研习儒家文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5: 2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A. 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
• B. 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 C. 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D. 共同铸就了伟大的发展成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6: 28. 元朝的疆域包括以下哪些地区?( )
选项:
• A. 西伯利亚中部的北海测影所
• B. 琉球
• C. 南海诸岛
• D. 阿尔泰山的额尔齐斯河中下游
• E. 外兴安岭北麓及今鄂霍次克海滨海地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7: 29. 辽宋夏金时期,还有()等政权并存。
选项:
• A. 大理
• B. 于阗
• C. 喀喇汗
• D. 吐蕃
• E. 高昌回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8: 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A. 明代统治者开放包容的宗教政策,深刻地推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
• B. 除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外,明代陆上丝绸之路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 C. 在边疆人民的心目中,明朝皇帝也兼有草原可汗、百姓的文殊菩萨和转轮圣王、伊斯兰教庇护者等多种身份
• D. 明朝时期,西域与中原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密联系,特别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交流与互通一直存在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9: 31. 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 )。
选项:
• A. 民族团结原则
• B. 社会主义原则
• C. 人民民主原则
• D. 民族平等原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0: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加剧了两极对峙的紧张状态,( )威胁人类和平与发展,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
选项:
• A. 霸权主义
• B. 保护主义
• C. 单边主义
• D. 强权政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1: 33. ( )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区别于几千年来不平等民族关系的根本标志。
选项:
• A. 互助
• B. 团结
• C. 平等
• D. 和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2: 34. 下列选项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变迁中的结构重组的是( )。
选项:
• A. 北方部落制的解体
• B. 南北族群的双向迁徙
• C. 社会阶层结构与基层组织结构的大调整
• D. 南方族群的编户化
• E. 政治统一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3: 3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A. 秦汉建立并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体系,设置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郡县
• B. 汉朝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国家文化形态
• C. 秦朝建立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的国家治理体系
• D. 正是在秦汉时期,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不同族源、不同风俗文化的多个古代人群融为一体,"自在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4: 36. 辽宋夏金时期,诸政权的"战"是统一之战,"和"是()之和。
选项:
• A. "大一统"
• B. "君臣"
• C. "兄弟"
• D. "甥舅"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5: 37. 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从1918年7月起,他先后发表( )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
选项:
• A.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B. 《庶民的胜利》
• C. 《Bolshevism的胜利》
• D. 《救亡图存论》
• E.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6: 38. 辽立国之后,先后创制了()。
选项:
• A. 女真大字
• B. 契丹大字
• C. 女真小字
• D. 契丹小字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7: 39. 属于唐朝时期文化交融表现的是( )。
选项:
• A. 胡旋舞的流行
• B. 服饰风格的交融
• C. 景教在中国的传播
• D. 唐诗的题材扩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8: 40.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 A. 经由夏商周三代不断治理与巩固,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
• B. 在中原核心区,分布着诸多不同族源的邦国,自称为"夏"或"华",形成了具有共同文化认同的"诸夏"
• C. 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带来的战乱让"统一"越发成为各邦族的共同追求
• D. 夏商周三代,王朝疆域逐步缩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9: 41. "文化上的中国"是"政治上的中国"分裂时向往统一、统一时维护统一的重要基础,和"中华文明"不具有对等性。(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0: 42.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层面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1: 43.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次年设府置县,隶属福建省。(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2: 44. 在政治层面,明朝发展了元代行政大区制、土司制等大一统王朝治理制度,善用招抚等和平手段,施行因俗而治的治理理念,多族群共同治理疆域、共同抵御外侮。(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3: 45. 在政治层面,唐朝成功塑造了皇帝"天下共主"的权威,建立了农牧结合与族群交融的大一统王朝。(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4: 46.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期,族群融合不断走向深化,分裂时期则族群融合停止。(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5: 47. 明朝时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采取附儒、合儒路线,尽力使天主教礼仪适应中国社会。(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6: 48. 元代大一统格局直接催生出两大全新的经济现象:东西向远程贸易的开展和农牧两大区域的密切整合。(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7: 49. 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地方。(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8: 50.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与胡人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北朝文艺,与南方各族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六朝文艺。( )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9: 1. 山西朔州的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始建于辽清宁二年,是我国现存建造最早且唯一的纯木构大塔,也是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选项:
• A. 千寻塔
• B. 飞云楼
• C. 应县木塔
• D. 飞虹塔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0: 2. 晚清以来的现代文教事业发展迅速,各类学校从一开始就采用()的教育模式,汉语、蒙古语、藏语等语言类课程同步进行。
选项:
• A. 民族分化
• B. 多民族融合
• C. 民族差异化
• D. 民族区隔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1: 3. 清代通行全国的只有(),这成为清朝边疆族群治理法规统一化的标志。
选项:
• A. 《回疆则例》
• B. 《大清律》
• C. 《西藏通制》
• D. 《蒙古律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2: 4. ()塑造了"各地文化共塑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反哺各地文化"的模式。
选项:
• A. "五方之民"
• B. "四海之内"
• C. "混一天下"
• D. "大同世界"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3: 5. 清朝发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作为治藏政策准则,其中第一条即为(),之后成为藏传佛教最为重要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
选项:
• A. 驻藏大臣制度
• B. 册封制度
• C. 活佛转世制度
• D. 金瓶掣签制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4: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是()。
选项:
• A. 毛泽东
• B. 习近平
• C. 江泽民
• D. 邓小平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5: 7. 1950年6月25日,()爆发,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
选项:
• A. 抗日战争
• B. 朝鲜战争
• C. 中印自卫反击战
• D. 中日甲午战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6: 8. 秦汉社会生活的重塑源自社会基层组织的重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项:
• A. 均田制
• B. "编户齐民"制度
• C. 井田制
• D. 保甲制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7: 9. 清朝在()地区实行军府伯克制。
选项:
• A. 蒙古
• B. 西南
• C. 东北
• D. 新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8: 10. 在青藏高原,建立了统一吐蕃政权的松赞干布,主动与唐朝交往交流,以()等多种方式增进联系,互鉴交融。
选项:
• A. 纳质
• B. 和亲
• C. 战争
• D. 榷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9: 11.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根植于()。
选项:
• A. 外来文化的冲击
• B. 西方文明的影响
• C. 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 D. 单一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0: 12. 梁启超在()年正式提出"中华民族"概念。
选项:
• A. 1900
• B. 1903
• C. 1905
• D. 1902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1: 13. 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 A. 在文化方面,更多族群文化汇入中华文化圈,多种思想文化会通融合
• B. 在政治方面,各政权竞逐"中国"正统,越争斗,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越趋同
• C. 在经济方面,各区域经济冲破政权并立的阻碍,形成互补共生的经济框架
• D. 在社会方面,各政权都推动所辖区域内的族群分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2: 14. 金朝行政体制由最初的()向"以汉制治汉人"转化,并承袭辽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共计十九路。
选项:
• A. 三省六部制
• B. 八旗兵制
• C. 羁縻州府制
• D. 猛安谋克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3: 1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依据马克思主义()原则与中国各民族具体实际,在民族地区开展了根本性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选项:
• A. 民族互助
• B. 民族平等
• C. 民族和谐
• D. 民族团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4: 16.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
选项:
• A. 社会稳定
• B. 经济发展
• C.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D. 文化繁荣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5: 17. 西夏仿汉字()创制了西夏文。
选项:
• A. "甲骨文"
• B. "小篆"
• C. "六书"
• D. "隶书"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6: 18. 商朝对()实行直接统治。
选项:
• A. "内服"
• B. "侯服"
• C. "外服"
• D. "甸服"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7: 19.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主流。
选项:
• A. "中华化"
• B. "中国化"
• C. "华夷化"
• D. "夷狄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8: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我们熟知的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开凿的。
选项:
• A. 道教
• B. 伊斯兰教
• C. 儒教
• D. 佛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9: 21. 以下哪个不是"中华民族"话语出现的思想动力?()
选项:
• A. 近现代中国认同的生成与加强
• B. 西方民族国家学说的传播
• C. 清政府的自我强化
• D. 反抗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0: 22. 元朝时期,哪个人物被元武宗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选项:
• A. 成吉思汗
• B. 孔子
• C. 忽必烈
• D. 廉希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1: 23. ()是超越"邦""国"概念的超大规模共同体,既是政治与文化共同体,也是经济与社会共同体。
选项:
• A. "中原"
• B. "中国"
• C. "天下"
• D. "四海之内"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2: 24. 下列关于元朝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 A.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完全统一中国的大一统王朝
• B. 元朝结束了中华大地自唐末以来南北对峙长达数个世纪的分治局面
• C.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继续壮大,长期存在的夷夏对立观念仍是主流
• D. 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跳出了之前几度出现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传统轨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3: 25. 以下哪项不是晚清时期清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的改革?()
选项:
• A. 确立汉语作为"国语"的地位
• B. 取消满汉通婚禁令
• C. 增加对边疆地区的军事扩张
• D. 重用汉人官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4: 26. 二里头文化的典型器物"牙璋"扩散并影响到东亚大部分地区,(),标志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区已在中原形成。
选项:
• A. 西到四川盆地
• B. 东到山东半岛
• C. 南至岭南珠江流域
• D. 北至陕北地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5: 27. 元代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不仅体现在南北地理轴线上汉人与()之间的深度互动方面,而且体现在东西方向上汉人与()、()的互通有无上。
选项:
• A. 西域畏兀儿人
• B. 青藏高原藏人
• C. 南人
• D. 蒙古人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6: 28. "周道"覆盖范围包括()活跃的区域。
选项:
• A. "南蛮"
• B. "西戎"
• C. "北狄"
• D. "东夷"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7: 29. 以下哪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特点?()
选项:
• A. 互助合作
• B. 多元一体
• C. 平等团结
• D. 和谐共生
• E. 独立自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8: 30. 唐代,经济贸易繁荣离不开道路的修建。唐代,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包括()。
选项:
• A. 大运河
• B. 西南地区的五尺道和旄牛道
• C. 贯穿岭南的商路
• D. 通往中西亚的陆上丝绸之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9: 31. 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
选项:
• A. 民族平等原则
• B. 社会主义原则
• C. 人民民主原则
• D. 民族团结原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0: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加剧了两极对峙的紧张状态,()威胁人类和平与发展,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
选项:
• A. 保护主义
• B. 单边主义
• C. 霸权主义
• D. 强权政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1: 33. 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殷墟妇好墓中发现了大量体现周边文化元素的文物,包括()等。
选项:
• A. 具有草原文化元素的青铜器
• B. 陶器
• C. 承载海洋文化元素的海贝
• D. 和田玉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2: 34. 属于唐朝时期文化交融表现的是()。
选项:
• A. 胡旋舞的流行
• B. 服饰风格的交融
• C. 唐诗的题材扩展
• D. 景教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3: 35. 下列选项中()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现交融的。
选项:
• A. 佛教
• B. 道教
• C. 农耕文化
• D. 儒家文化
• E. 游牧文化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4: 3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 A. 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
• B. 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 C. 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D. 共同铸就了伟大的发展成果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5: 37.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 A. 夏商周三代,王朝疆域逐步缩小
• B. 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带来的战乱让"统一"越发成为各邦族的共同追求
• C. 经由夏商周三代不断治理与巩固,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
• D. 在中原核心区,分布着诸多不同族源的邦国,自称为"夏"或"华",形成了具有共同文化认同的"诸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6: 38. 辽宋夏金时期,还有()等政权并存。
选项:
• A. 大理
• B. 于阗
• C. 吐蕃
• D. 喀喇汗
• E. 高昌回鹘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7: 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 A. 明代统治者开放包容的宗教政策,深刻地推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
• B. 明朝时期,西域与中原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密联系,特别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交流与互通一直存在
• C. 除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外,明代陆上丝绸之路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 D. 在边疆人民的心目中,明朝皇帝也兼有草原可汗、百姓的文殊菩萨和转轮圣王、伊斯兰教庇护者等多种身份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8: 40. 以下哪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世界意义?()
选项:
• A.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B. 应对全球性挑战
• C.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 D. 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E. 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9: 41.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实施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0: 42. 作为周秦之变的历史性飞跃,秦汉王朝统一性的广度和深度是夏商周三代所不能比拟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制度带来的政治共同性、经济共同性、社会共同性、文化共同性显著增长。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1: 43. 辽宋夏金等政权互鉴"食货之制",共同搭建了榷场商贸网络,形成了以中原钱货流通为中心、共享"中国之利"的统一经济体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2: 44. 明清之际,社会舆论中普遍存在用"华夷之辨"来强化族群对立的论调,清政府对此竭力驳斥。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3: 4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长时段的族群融合时期。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4: 46. 西夏是由党项人李元昊在1038年建立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5: 47. 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八大期间,中国实现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转型。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6: 48. 西周时期,周朝实行郡县制来加强对殷商故地的治理。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7: 4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8: 50. 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共谋统一",为两岸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