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本机构合作学校,赠送复习资料,复习课程,确保录取。并且可以申请学校奖学金500元~1500元不等!
绪论
1、【判断题】诊断学(diagnostics)是应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习完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学习诊断学对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是十分重要的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诊断学被认为是学习临床课程的“桥梁”和联系临床各科的“纽带”。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诊断的正确与否,决定治疗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学好诊断学具有重要意义。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诊断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发热
1、【判断题】伤寒可表现为稽留热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败血症可表现为驰张热
A、正确
B、错误
咳嗽咯痰
1、【判断题】慢性咳嗽一般咳嗽时程有三月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要注意痰的性状的分析,有利于找到病因
A、正确
B、错误
呼吸困难
1、【判断题】三凹出现代表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心源性呼吸困难表现混合性呼吸困难
A、正确
B、错误
咯血
1、【判断题】咯血与呕血出血的部位及性质是不同的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大咯血时要注意防止窒息。
A、正确
B、错误
发绀
1、【判断题】脱氧型血红蛋白增多及异常铁血红蛋白衍生物增多形成紫绀。
A、正确
B、错误
头痛与胸痛
1、【判断题】急性胸痛有时可能是致命性的,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
A、正确
B、错误
腹痛
1、【判断题】腹痛要注意外科急腹的鉴别。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儿童慢性腹痛排查时要注意铅中毒可能
A、正确
B、错误
恶心呕吐
1、【判断题】喷射性呕吐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关
A、正确
B、错误
黄疸
1、【判断题】当血液中总胆红素达到34.umol/L以上是表现为显性黄疸
A、正确
B、错误
呕血黑便
1、【判断题】出现呕血黑便是下消化道出血
A、正确
B、错误
抽搐
1、【判断题】儿童高热抽搐要先及时退热。
A、正确
B、错误
意识障碍
1、【判断题】昏睡是觉醒障碍
A、正确
B、错误
序论症状学测试
1、【判断题】恶心(nausea)与呕吐(vomiting)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呕的感觉,常伴有头晕、皮肤苍白、多汗、流涎、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逆流,经食管从口腔排出体外的一种现象。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发热(fever)指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产热增加和(或)散热减少,出现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0.5℃)。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发热的临床分度 口腔温度在37.3℃以上,可认为有发热。以口测法为准,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①低热:37.3℃~38.0℃;②中等度热:38.1℃~39.0℃;③高热:39.1℃~41.0℃;④超高热:41.0℃以上。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形成曲线,该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fever type)。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表现为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交替出现。即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凡口腔温度在37.3℃~38.0℃、除外生理性原因(如孕妇或女性排卵期)并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低热(chronic lower fever)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 疼痛(pain)是与实际发生的和潜在的组织损害有关,是人脑对急性或慢性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伤害性传入(nociceptive afferent)进行抽象和概括所形成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及情绪体验。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头痛(headache)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的疼痛(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主要有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胸痛(chest pain)主要是指颈部与上腹之间的不适或疼痛,主要由胸部疾病所引起。有时腹腔疾病也可引起胸痛。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腹痛(abdominal pain)多数由腹部器官的疾病引起,但腹腔外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咳嗽(cough)是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射,通过该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从外界进入的有害因子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咯血前常有喉部作痒,血液随咳嗽而咯出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nasal alae flap)、发绀(cyanosis)、端坐呼吸(orthopnea)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发绀(cyanosis)是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致使皮肤与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部分发绀是由于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导致。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呕吐由延髓的两个位置相邻而功能不同的中枢控制。一是神经反射中枢,即呕吐中枢(vomiting center),二是化学感受器触发带(chemoreceptor trigger zone),位于延髓第四脑室的底面。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口腔呕出。黑便(melena)是血液经过肠道,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成硫化铁而使粪便表现为黑色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 黄疸(jaundice)是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的表现,即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浓度升高致皮肤、黏膜、巩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正常范围为5~17μmol/L,以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为主。总胆红素浓度在17.1~34.2μmol/L之间时,无肉眼黄疸,称为隐性黄疸(concealed jaundice)或亚临床黄疸;浓度超过34.2μmol/L,则可出现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称为显性黄疸。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抽搐(convulsion)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快速的、重复性的、阵挛性或强直性的无意识的收缩。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机体对自身状态和客观环境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意识障碍可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嗜睡(somnolence):为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是一种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患者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可被唤醒,醒后勉强能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很快继续入睡。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昏睡(stupor):觉醒度降至最低水平,是一种比嗜睡较重的意识障碍。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浅昏迷(light coma):病人意识完全丧失,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中度昏迷(middle coma):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深昏迷(deep coma):对任何刺激全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在一些特殊的医学状态下,病人可出现意识内容和觉醒状态分离的现象,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完全受抑制而意识内容完全丧失,但皮质下觉醒功能正常,这类意识障碍被称为“醒状昏迷”(coma vigil)
A、正确
B、错误
问诊
1、【判断题】问诊(inquiry)又称为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医师与患者或知情者进行交谈或讨论,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症状,获得准确病史资料,并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问诊是采集病史的重要手段,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问诊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诊治经过及相关病史,可动态地、全面地认识病情,对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后续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提供最重要的背景资料。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对病情复杂或诊断困难的患者,详细而深入的问诊更为重要。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采集病史的过程是医患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最重要时机。和蔼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获取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对诊断和治疗疾病都十分重要。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问诊时必须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便于交流和避免误解也可以使用某些俚语,在民族地区工作对使用民族语言或在接诊时面对使用外语的患者,重要的是要请训练有素或熟悉患者民族文化背景的医学翻译。并要求如实翻译,不要带倾向性,更不能只是解释或总结。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对危重患者,在作简要的询问和重点检查之后,应立即进行抢救;紧急情况下应先抢救,在抢救中重点询问,待病情趋于稳定后再作补充。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一般项目(general data)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通信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主诉(chief complaint) 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一个或数个),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是病史中的主要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一般记录与主诉相关的问题,可按以下的内容和程序询问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既往史(past history) 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系统回顾是规范化病历不可缺少的部分;由很长的一系列直接提问组成,用以作为最后一遍搜集病史资料,避免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内容。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个人史不包括社会经历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不同传染病有不同潜伏期,应根据考虑的疾病,询问过去某段时间是否去过疫源地。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个人史包括职业及工作条件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婚姻史(marital history) 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月经史包括月经初潮的年龄、月经周期和经期天数,经血的量和颜色,经期症状,有无痛经与白带,末次月经日期,闭经日期,绝经年龄。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良好的医患者关系需要我们医生善于与患者交流,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随着医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师不仅应具有医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还需要较高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修养,能够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多角度认识、治疗、安慰和帮助患者。
A、正确
B、错误
问诊测试
1、【判断题】对腹痛的患者应直问:“你腹痛时疼痛向右肩放射吗?”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对腹痛患者应问“腹痛时,疼痛对别的部位有影响吗?”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如患者问到一些问题,应先考虑一下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能否根据患者提供的情况给予帮助相称,一旦患者问及自己不懂的问题时,自己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及适当医嘱时,应承认自己经验不足,医生不清楚或不懂时,不能随便应付、不懂装懂,甚至乱解释,也不要简单回答三个字“不知道”。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 问诊时,让患者有机会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询问者应明确地给患者机会,鼓励他提问或讨论问题。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对患者的“隐私”,要保密,有关泌尿生育系统病史,问诊时声音要低,语言要婉转。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部分患者可能根据医师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喜恶而选择地回答或迎合,医师应善于发现“弦外之音”。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危重患者:在作扼要的询问和重点检查后,应立即进行抢救,待病情好转后再作详细的病史询问及其它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问诊结柬后,以结束语暗示问诊结束,应谢谢患者的合作、告知患者或体语暗示医患合作的重要性,说明下一步对患者的要求、接下来做什么、下次就诊时间或随访计划等。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直接的目光接触表明你在听别人说话,并且想了解她(他)。眼神既可表达与传递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也可显示个性特征并能影响他人的行为。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身体姿势常能传递个体情绪状态的信息,能反映交谈双方彼此的态度、关系和交谈的愿望。如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医生获得病情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医生了解患者内心活动的镜子。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表情不是以职业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当然也与习惯和表达能力无关。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常用的、也是最有用的面部表情是微笑,“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但不是进行良好医患沟通的关键。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人际交往的距离:公众的,约0.5米以内,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甚至体温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人际交往双方之间的距离。往往亲密的,约0.5米以内,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甚至体温。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人际交往双方之间的距离。社交的,即相互认识的人之间,约为1.2~3.5米。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人际交往之间的距离:朋友的,约为0.5~1.2米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人际交往距离:公众的,即相互认识的人之间,约为1.2~3.5米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人际交往距离:公众的,即群众集会场合,约为3.5~7米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做完检查后帮助病人整理好衣被、双手握住患者的手,以示祝贺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接触沟通。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对缄默、焦虑、抑郁和存有敌意的患者,应充分了解其产生原因,体谅其心情,耐心诱导、启发其陈述病情并给予宽慰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为了患者能够理解询问者的话,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发问。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为防止遗漏和遗忘病史,在询问病史时,询问者对患者每一项陈述内容应做全面而重点的记录小结。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医师应明白患者的期望,了解患者就诊的确切目的和要求。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为了使问诊进展顺利,询问者应注意聆听,不要轻易打断患者讲话,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回答问题,有时允许有必要的停顿(如在回顾思索时)。
A、正确
B、错误
26、【判断题】关心患者有无来自家庭和工作单位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医师针对不同情况作恰当的解释可使患者增加对医生的信任。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恰当地运用一些评价、赞扬与鼓励语言,可促使患者与医生的合作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过渡语言 指问诊时用于两个项目之间的转换的语言,是向患者说明即将讨论的新项目及其理由。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错误的提问方式有暗示式提问,如“头痛时伴有呕吐吗?”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错误的提问方式有为什么类提问,如“为什么等这么久才来看病?”
A、正确
B、错误
31、【判断题】正确的提问方式:多重快速连续性提问:如“你有盗汗、发热、畏寒或寒战吗?”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正确的提问方式:否定式提问:如“你没有糖尿病,对吗?”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问诊的时间顺序 指主诉和现病史中症状或体征出现的先后次序。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常用的提问方式,一般性提问:常用于问诊的开始,如:“你今天来,有哪里不舒服?”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常用的提问方式,直接性提问:用于收集一些特定的有关细节。如“你何时开始腹痛呢?”,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常用的提问方式,直接选择性提问:如要求患者回答“是”或“不是”,这类问题一般不能用于问诊的开始阶段,常用于一般性提问得到患者的主要症状之后,如已经肯定患者是腹痛来就诊的,才可问:“腹痛是在深处还是表面?“腹痛的部位有变动吗?”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常用的提问方式, 强迫选择性提问:如“腹痛是持续的吗?”患者回答“不是。”“是刺痛吗?”患者回答“不是。”等等。“那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详细描述一下。”又回到了直接提问。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常用的提问方式,重复提问:有时为了核实资料,需要就同样的问题多问几次,重申要点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医师在与患者交谈时要遵循“5个元音的原则”:audition(静听)、evaluation(评价)、inquiry(询问)、observation(观察)、understanding(理解)。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问诊的环境应尽可能的让患者舒适,没有压抑感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医生需要尊重患者,患者希望在医疗过程中被认识、理解和尊重。在医疗实践中,患者常处于被帮助、被支配的地位,相对处于劣势。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对患者的称呼一定要正确,如果不知道,可询问本人如何称呼他(她)更贴切,确定交谈时间,也要尊重患者的意见。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问诊的过程中,问诊者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例如视线、姿势、面部表情、语言等都要注意给患者留下友善感,非语言交流或肢体语言适当的发挥,可以消除与患者之间的障碍,增进关系和谐,使患者感到轻松自如,易于交流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善于与患者交流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也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随着医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师不仅应具有医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还需要较高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修养,能够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多角度认识、治疗、安慰和帮助患者。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家族史(family history) 询问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特别应询问是否有与患者同样的疾病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婚姻史(marital history) 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A、正确
B、错误
47、【判断题】个人史包括习惯与嗜好:起居与卫生习惯、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与摄入量,以及异嗜癖、麻醉药品、毒品的摄入情况,有无冶游史等。
A、正确
B、错误
48、【判断题】个人史包括社会经历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不同传染病有不同潜伏期,应根据考虑的疾病,询问过去某段时间是否去过疫源地。
A、正确
B、错误
49、【判断题】个人史还包括职业及工作条件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A、正确
B、错误
50、【判断题】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系统回顾是规范化病历不可缺少的部分;由很长的一系列直接提问组成,用以作为最后一遍搜集病史资料,避免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内容。
A、正确
B、错误
51、【判断题】既往史(past history) 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52、【判断题】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了解这些特点对判断疾病所属的系统或器官以及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很有帮助。
A、正确
B、错误
53、【判断题】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是病史中的主要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A、正确
B、错误
54、【判断题】主诉(chief complaint) 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一个或数个),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A、正确
B、错误
55、【判断题】一般项目(general data)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通信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若病史陈述者不是本人,则应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A、正确
B、错误
56、【判断题】在问诊过程中,医师应怀着高度的责任心,严肃认真地进行,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A、正确
B、错误
57、【判断题】对危重患者,在作简要的询问和重点检查之后,应立即进行抢救;紧急情况下应先抢救,在抢救中重点询问,待病情趋于稳定后再作补充
A、正确
B、错误
58、【判断题】对患者应当和蔼、亲切、体贴、耐心、考虑周到,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避免可能对患者发生不良影响的言语和表情。
A、正确
B、错误
59、【判断题】问诊时语言要通俗易懂,不要采用有特定含义的医学术语,如“里急后重”、“隐血”、“肌卫”、“反跳痛”等
A、正确
B、错误
60、【判断题】问诊(inquiry)又称为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医师与患者或知情者进行交谈或讨论,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症状,获得准确病史资料,并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
A、正确
B、错误
基本检查法测试
1、【判断题】视触叩听嗅诊均很重要,前四者应用最多。
A、正确
B、错误
一般状态及浅表淋巴结检查
1、【判断题】面容表情正常者往往见于轻症者。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皮肤粘膜出现蜘蛛痣往往与雌性激素灭活障碍有关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要与鼻咽部恶性肿瘤鉴别。
A、正确
B、错误
一般状态浅表淋巴结检查测试
1、【判断题】体温测量中的常见误差原因:体温计的汞柱未甩到36℃以下;病人未能合作;检测过程中体温计受局部因素影响:冰袋、热水袋等;检测前局部因素影响:热水漱口、热毛巾擦拭腋部等。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发育(development)正常与否通常以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体型 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如骨骼 、肌肉的成长与脂肪的分布的状态等。临床上把成人的体型分为三种:无力型、超力型、正力型。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临床上的病态发育和内分泌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发育成熟前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时,体格可异常高大称为巨人症,垂体功能减退时,体格可异常矮小,称为垂体性侏儒症。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营养状态主要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综合判断的。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意识状态: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正常人意识清晰,反应敏锐精确,思维活动正常,语言流畅、准确,表达能力机敏。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式度,简要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 迷以及谵妄等。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体位是指患者身体在卧位时所处的状态,体位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自动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轻病或疾病或疾病早期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已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病人。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皮肤的颜色与种族有关,同一种族也可因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的充盈度、色素量的多少、皮下脂肪的厚薄而不同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皮肤粘膜发黄为黄染,主要见于黄疸,早期或轻微时见于巩膜及软腭粘膜 ,较明显时才见于皮肤。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所含液量关。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征候之一。皮疹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一些物质的过敏反应等。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紫癜是皮肤或粘膜下出血为常见的体征。直径不超过2mm的称为瘀点,须与小红痣、红色的皮疹鉴别。皮下出血直径为3~5mm者为紫癜。直径9mm以上者为瘀斑。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水肿是皮下组织细胞内及组织间隙液体潴留过多所致。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胃癌多向左侧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特称为Virchow淋巴结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淋巴结结核: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到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疤痕。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
A、正确
B、错误
头颈部检查
1、【判断题】检查角膜时要注意有否角膜软化与混浊、有否斑翳、白斑、溃疡、有否老年环、Kayser-Fleischer环。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正常人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在一般室内光线下约为3mm,婴幼儿和老年人瞳孔较小,青少年的瞳孔较大。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鼻窦为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质空腔 ,共四对,皆有窦口与鼻腔 相退通,当引流不畅时易于发炎。鼻窦炎时可出现鼻塞、流涕、头痛和鼻压痛。各鼻窦区压痛检查法如下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正常口腔粘膜光洁呈粉红色。如出现蓝黑色色素沉着斑片多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病)。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扁桃体炎时,扁桃体红肿,若肿大之程度不超过咽腭弓为Ⅰ度,超过咽腭弓,肿大达咽后壁中线为Ⅱ度,肿大达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若取30~45度的半卧位时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提示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甲状腺肿大可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检查时应注意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硬 度、表面情况、压痛、移动性、震颤及血管杂音等。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气管检查时,医生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若两侧距离不等大,则示有气管移位。根据气管的移位方向,可以判断病变的位置
A、正确
B、错误
头颈部检查测试
1、【判断题】头发检查须注意颜色、疏密度、脱发的类型与特点。头发的颜色、曲直、疏密度可因种族遗传因素而不同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头皮检查不需要拨开头发观察头皮颜色、头皮屑、头癣、炎症、外伤及疤痕等。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头颅检查要注意大小、外形、变化和运动时的异常。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小儿囱门多在12~26个月内闭合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方颅: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形,见于小儿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尖颅:亦称塔颅,头顶部尖突高起,与颜面造成比例异常,这是由于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所致。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小颅:小儿囱门多在12~18个月内闭合,如过早闭合即可形成小头畸形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巨颅:额、顶、颞及枕部突出膨大呈圆形,颈部静脉充分盈,对比之下颜面很小,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称落日现象,见于脑积水。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头部不随意地颤动,见于震颤麻痹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头部与颈动脉搏动一致的点头运动,称Musset征,见于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正常人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在一般室内光线下约为6mm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耳是听觉和平衡器官,分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耳廓:检查时注意是否有发育畸形、耳前瘘管、小耳、低垂耳、外伤疤痕、血肿等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外耳道检查时注意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溢液,如有黄色液体溢出度有痒痛者为外耳道炎,外耳道内有局部红肿疼痛,并有耳廓牵拉痛则为疖肿。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乳突 其外壳由骨密质组成,内腔为在小不等到的骨松质小房,乳突内腔与中耳道相连。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吸气时鼻孔开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和心原性哮喘发作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鼻窦为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质空腔 ,共四对,皆有窦口与鼻腔 相退通,当引流不畅时易于发炎。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腮腺位于耳屏、下颌角、颧弓所构成的三角区内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急性扁桃体炎时,咽隐窝内常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渗出,渗出物形成的苔片状假膜,很容易剥离。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咽部白喉亦于扁桃体表面出现白膜,但不容易剥离,如强行剥离,可造成出血。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 正常人颈部直立,两侧对称,矮胖体形者较粗短,瘦长体形者较细长,男性甲状软骨经较突出,女性则不平坦不显露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正常人坐位时颈部直立,伸屈、转动自如,检查时应注意颈部静态与动态的改变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 正常人颈部动脉的搏动,只在剧烈活动后心搏量增加时可见,且很微弱,安静时不易看到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在颈部大血管区若听到血管性杂音,应考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后方,正常约15~25g,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在作吞咽动作时可随吞咽向上移动,以此可与颈前其他包块鉴别
A、正确
B、错误
26、【判断题】当触 及肿大的甲状腺时,用钟形听诊器直接放到肿大的甲状腺表面上,可听到低调的连续性静脉音,对诊断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很有帮助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甲状腺肿大可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主动脉弓动脉硬化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搏动可以触到气管的向下曳动,称为Oliver征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如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健侧
A、正确
B、错误
胸部检查概述测试
1、【判断题】传统的胸部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四个部。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检查应在温暖和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进行。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胸部检查时尽可能暴露全部胸廓,患者视病情需要采取坐位或卧位,全面系统地按视、触、叩、听顺序进行检查。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一般先检查前胸部及两侧胸部,然后再检查背部。这样既可克服只注意叩诊和听诊,而忽略视诊的倾向。也可避免重要体征的遗漏。
A、正确
B、错误
胸部的体表标志测试
1、【判断题】胸骨上切迹:位于胸骨柄的上方。正常情况下气管位于切迹上方1/3处。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胸骨柄:为胸骨上端呈六角形的骨块。其上部两侧与左右锁骨的胸骨端相连3、接,下方则与胸骨体相连。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骨角: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和肋间隙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胸骨角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7胸椎的水平。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腹上角:为左右肋弓(由两侧的第7~10肋软骨相互连接而成)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相当于膈的穹窿部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剑突:为胸骨体下端的突出部分,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胸骨体相连。正常人剑突的长短存在很大的差异。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肋骨:共12 对。在背部与相应的胸椎相连,由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其倾斜度上方略小,下方稍大。第1~12肋骨在前胸部与各自肋软骨连接后,再与胸骨相连,构成胸廓的骨性支架。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肋间软隙:为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用以标记病变的水平位置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肩胛骨: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肩胛冈及其肩峰端均易触及。肩胛骨的最下端称肩胛下角。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三者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腋前线:(左、右)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 向下的垂直线。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胸骨上窝(左、右)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气管位于其后。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气管自颈前部正中沿食管前方下行进入胸部,在平胸骨角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内。右主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左主支气管细长而倾斜。右主支气管又分为3支,分别进入右肺的上、中、下3 个肺叶;左主支气管又分为2支,分别进入左肺 的上、下2 个肺叶。以后各自再分支分别进入相应的肺段。两侧肺部外形相似 ,仅左胸前内部由心脏占据。
A、正确
B、错误
胸廓胸壁检查测试
1、【判断题】正常胸壁无压痛。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胸壁软组织炎及肋骨骨折的患者,胸壁受累的局部可有压痛。骨髓异常增生者,常有胸骨压痛和叩击痛,见于白血病患者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成年人胸廓的前后径较左右径为短,两者的比例约为1:1.5。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小儿和老年人胸廓的前后径略小于左右径或几乎相等,故呈圆柱形。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平胸:为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见于瘦长体型者,亦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的胸廓改变。多见于儿童。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正常儿童及男子乳房一般不显著。乳头位置大约位于锁骨中线第4 肋间隙。正常女性乳房在青春期逐渐增大,呈球形,乳头也逐渐长大呈圆柱形。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乳房的检查应依据正确的程序,不能仅检查病人斜述不适的部位,以免发生漏诊。除检查乳房外,还应包括引流乳房部位的淋巴结。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男性乳房增生:不常见于内分泌失调,如使用雌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肝硬化等。
A、正确
B、错误
肺部视诊与触诊检查测试
1、【判断题】正常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膈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很大,而形成腹式呼吸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女性的呼吸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故形成胸式呼吸。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繁率为16~18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约为1:4。新生儿呼吸约44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慢。成年人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即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肺炎、胸膜炎、心功能不全、贫血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即为呼吸过缓,见于颅内压增高、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等。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潮式呼吸:又称 Cheyne-Stokes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其节律类似潮水涨落。潮式呼吸的周期可长达30秒至2 分钟,暂停期可持续5~30秒,所以要较长时间仔细观察才能了解周期性节律变化的全过程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间停呼吸:又称 Biots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潮式呼吸和间停呼吸的发生机制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严重缺氧、兴奋性降低所致。当缺氧加重及二氧化碳积聚增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刺激兴奋性降低的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和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逐渐呼出,兴奋性降低的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刺激 ,呼吸又再次减弱直至暂停。以上两种异常呼吸都标志病情严重,见于颅内压增高、脑炎、脑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等。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抑制性呼吸:此为胸部发生剧烈痛痛所致的吸气相突然中断,呼吸运动短暂地突然受到抑制,患者表情痛苦,呼吸较正常浅而快。常见于急性胸膜炎、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及胸部严重外伤等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叹气样呼吸 :表现在一段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气声,此多为功能性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忧郁症。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根据其振动的强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语颤减弱可见于:1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2 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3大量胸腔积液或积气4 胸膜高度增厚粘连5 胸壁皮下气肿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语音震颤增强主可见于:1、肺泡内炎症浸润,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梗塞。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语颤增强可见于接近胸膜的的肺内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尤其是当空洞周围有炎性浸润并与胸壁粘连时,则更有利于声波传导,使语音震颤增强,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语颤增强可见于压迫性肺不张:肺受压后肺泡内含气量减少,肺组织的密度增加而传传导声波的能力增强,见于胸腔积液的上方受压面萎缩的肺组织部位及受肿瘤压迫的肺组织。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故称为胸膜摩擦感。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必须注意,当空气通过呼吸道内的粘稠渗透出物或狭窄的气管、支气管时,亦或产生一种震颤传至胸壁,应与胸膜摩擦感予以鉴别,一般前者可由患者咳嗽后而消失,而后者则否。
A、正确
B、错误
肺部叩诊测试
1、【判断题】 肺张力减弱而含气量增多时,如肺气肿等,叩诊呈过清音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胸腔积液时,积液区叩诊为浊音,积液区的下半部浊音尤为明显,多呈实音。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正常肺的清音区范围内,如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时则为异常叩诊音,提示肺、胸膜、膈或胸壁具有病理改变存在。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 侧卧位时由于一侧胸部靠近床面对叩诊音施加影响,故近床面的胸部可叩得一条相对浊音带
A、正确
B、错误
肺部听诊(上)测试
1、【判断题】肺泡呼吸音为一种叹气样的或柔和吹风样的“Fu-Fu”声,是由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气管呼吸音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抬舌后经口腔呼气时所发出的“Ha”的音响,该呼吸音强而高调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为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其吸气音的性质与正常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较高且响亮。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且越靠近气管区,其音响亦越低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正常人于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以及右肺尖前后部可听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因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痉挛或狭窄,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导致呼气的阻力增强,或由于肺组织弹性减退,使呼气的驱运力减弱,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引起呼气音延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为管样呼吸音。
A、正确
B、错误
肺部听诊(下)
1、【判断题】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 湿啰音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称水泡音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干啰音 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出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高调干啰音:又称哨笛音。音调高,其基音频率可达500Hz 以上,呈短促的“Zhi-Zhi ”声或带乐音性。用力呼气时其音质常呈上升性多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低调干啰音:又称鼾音。音调低,其基音频率约为100~200Hz,呈呻吟声或鼾声的性质,多发生于气管或主支气管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语音共振的产生方式与语音震颤基本相同。嘱被检查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喉部发音产生的振动经气管、支气管、肺泡传至胸壁 ,由听诊器听及。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当胸膜面由于炎症,纤维素渗出而变得粗糙时,则随着呼吸便可出现胸膜摩擦音。
A、正确
B、错误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症状体征
1、【判断题】少量胸腔积气时,常无明显的体征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硬币叩击征:硬币叩击征是由助手将一硬币平压在被检查者的一侧前胸壁中部,然后用另一硬币叩击之,在被检查者同侧背部的相应部位进行听诊,如听到一种带有金属音调的鼓音时,则为硬币叩击征阳性,见于气胸患者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胸语音:是一种更强、更响亮和近耳的支气管语音,言词清晰可辨,容易听及。见于大范围的肺实变区域。有时在支气管语音尚未出现之前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是指空气进入胸膜腔内而言。常因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可肺表面胸膜下肺大疱导致的胸膜脏层破裂,使肺和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而形成气胸,谓之自发性气胸。用人工方法将过滤的空气注入胸膜腔,以诊断疾病者为人工气胸。此外,胸部外伤或针刺治疗所引起者,称为外伤性气胸。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起病潜隐,发展缓慢,晚期每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大叶性肺炎是大叶性分布的肺炎性病变。其病原主要为肺炎双球菌。病理分期改变可分为三期,即充血期、实变期及消散期。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当发展为大叶性肺实变时,语音震颤和语音共振明显增强,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A、正确
B、错误
胸肺体格检查理论测试
1、【判断题】扁平胸:为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见于瘦长体型者,亦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桶状胸: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形。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度。肋间隙饱满。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改变不明显。见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等。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乳房明显增大,向前突出或下垂,乳晕扩大,色素加深,腋下丰满,乳房皮肤可见浅表静脉及张。有时乳房组织可扩展至腋窝顶部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潮式呼吸:又称 Cheyne-Stokes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其节律类似潮水涨落。潮式呼吸的周期可长达30秒至2 分钟,暂停期可持续5~30秒,所以要较长时间仔细观察才能了解周期性节律变化的全过程。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胸廓扩张度:即呼吸 时的胸廓动度,于胸廓前下部检查较易获得,因该处胸廓呼吸时动度较大,检查者两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而手掌和伸形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嘱患者作深呼吸运动,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若一侧胸廓扩张受限,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和肺不张等。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根据其振动的强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语音震颤增强主要见于:1、肺泡内炎症浸润,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梗塞。2、接近胸膜的的肺内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尤其是当空洞周围有炎性浸润并与胸壁粘连时,则更有利于声波传导,使语音震颤增强,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3、压迫性肺不张:肺受压后肺泡内含气量减少,肺组织的密度增加而传传导声波的能力增强,见于胸腔积液的上方受压面萎缩的肺组织部位及受肿瘤压迫的肺组织。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胸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故称为胸膜摩擦感。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影响叩诊的因素:胸壁组织增厚,如皮下脂肪较多,肌肉较厚,乳房较大和水肿等,均使叩诊音变浊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正常胸部叩诊音:正常胸部叩诊音为清音,其音响强弱和高低与肺的含气量的多寡、胸壁的厚薄以及邻近器官的影响有关。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 肺上界:即肺尖的宽度,其内侧为颈肌,外侧为肩胛带。叩诊方法是:自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叩诊为清音,逐渐叩向外侧,当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肺上界的外侧终点。然后再由上述中央部叩向内侧,直至清音变为浊音时,即肺上界的内侧终点。该清音带的宽度即为肺尖的宽度,正常为5~6cm,又称Kronig峡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 肺下界:两侧肺下界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腋中线第8肋间隙,肩胛线第10肋间隙。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肺下界的移动范围:即相当于呼吸时膈的移动范围。叩诊方法是:首先在平静呼吸时,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嘱受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在摒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当受检查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然后再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最高至最低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肺下界移动度减弱见于肺组织弹性消失,如肺气肿等;肺组织萎缩,如肺不张和肺纤维休等;肺组织炎症和水肿等。当胸腔内大量积液、积气及广泛胸膜增厚粘连时肺下界及其移动度不能叩得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胸部听诊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触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的部位进行对比。被检查者微张口作均匀的呼吸,必要时可作较深的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立即听诊,这样更有得于察觉呼吸音及附加音的改变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湿啰音的特点:湿啰音为呼吸音外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终末较为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气早期,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干啰音: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出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呼吸道狭窄或不完全性阻塞的病理基础有炎症引起的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内肿瘤或异物阻塞;以及管壁被管外肿大的淋巴结或纵隔肿瘤压迫引起的管腔狭窄等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语音共振的产生方式与语音震颤基本相同。嘱被检查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喉部发音产生的振动经气管、支气管、肺泡传至胸壁 ,由听诊器听及。正常情况下,听到的语音共振言词并非响亮清晰,音节亦含糊难辨。语音共振一般在气管和大支气管附近听到声音最强,在肺底则较弱。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胸膜摩擦音最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因呼吸时该区域的运动度最大。反之,肺尖部的呼吸运动度较胸廓下部为小,故胸膜摩擦音很少在肺尖听及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当有阻塞性肺气肿时,可见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度减弱,语音震颤与语音共振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下降,并移动度变小,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泡呼吸音普遍性减弱,呼气相延长,双肺底可听到湿性啰音。
A、正确
B、错误
心脏检查概述及视诊
1、【判断题】检查的注意事项是:1、一般采取仰卧位或坐位;2、环境应安静,对于杂音的听诊尤其重要;1、光线最好来自于左侧;2、 室温不低于20℃;3、受检查者充分坦露胸部,绝对不可隔衣听诊;4、检查者应全神贯注,按规范的检查手法,一丝不荀地仔细检查;5、认真作好记录,以便全面分析。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心脏视诊要点: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两眼与病人胸廓同高;以便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和隆起;视诊心尖搏动时,双眼视线应与心尖区呈切线位置。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25cm处,范围以直径计算为2.0~2.5cm。一般明显可见。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心尖搏动的改变主要是心尖搏动位置、强弱及范围的改变
A、正确
B、错误
心脏检查触诊测试
1、【判断题】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与猫在安逸状态下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又称为猫喘,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其产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由于血流经狭窄的瓣膜口或关闭不全或异常通道流至较宽广的部位产生漩涡,使瓣膜、心壁或血管壁产生振动传导至胸壁所致。一般情况下,震颤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管速度和压力阶差呈正比。如狭窄越重,震颤越强,但过度狭窄则无震颤。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震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触到震颤则可肯定有心脏器质性病变。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狭窄时(如二尖瓣狭窄)。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心包摩擦感触诊特点: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知,收缩期更易触及,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如心包渗出液增多,则摩擦感消失
A、正确
B、错误
心脏叩诊测试
1、【判断题】主动脉扩张及升主动脉瘤:胸骨右侧第1、2肋间浊音增宽。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心包积液: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极似双侧心室扩大,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形),仰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宽,这种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而变化是心包积液的特征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左心室增大: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近似直角,心浊音界呈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故又称主动脉型心。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左心房及肺动脉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向外扩大。心腰饱满或膨出,心浊音界如梨形,因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为二尖瓣形心。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右心室增大:轻度增大,只使心绝对浊音界增大,心左界叩诊不增大;显著增大时,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因心脏长轴发生顺钟向转位,故向左增大明显,但浊音界不向下扩大。
A、正确
B、错误
心脏检查听诊测试
1、【判断题】听诊是检查心脏的重要方法,也是较难掌握的方法。听诊心脏时,环境应安静,医生的思想要高度集中,按照规范的方法仔细听诊。病人多采取仰卧位,医生站在病人的右侧。如在门诊也可采取坐位。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听诊顺序 一般按逆时针方向听诊。即从二尖瓣区(心尖部)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其他顺序也有从心底部开始,后听心尖部。此法区分第一、第二心音心音较好。适用于在心尖部不易分清第一、第二心音的病人。初学者不宜采用。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房颤是由于心房内异位节律点发出异位冲动产生的多个折返所致。听诊特点主要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这种脉搏脱漏现象称为脉搏短拙或短拙脉(pulse deficit)。房颤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心音有四个,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命名为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和第四心音(S4)。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第一心音出现在心脏收缩早期,标志着心室收缩(收缩期)的开始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额外心音: 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部分出现在S2之后,S1之前,即舒张期;也可出现在S1之后,S2之前,即收缩期;大多数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律(triple rhythm);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音律(quadruple rhythm)。由病理性S3和或S4与原有的S1、S2构成的三音律或四音律,通常称为奔马律。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它是在二尖瓣狭窄时,第二心音后(0.07S)出现的一个高调而清脆的额外音,听诊特点是: 音调较高;响亮、清脆、短促,呈拍击样;听诊部位在心尖部及其内侧;呼气时增强。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病变,故常用来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参考条件。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心包叩击音: 指缩窄性心包炎时,在S2后约0.1S出现的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也称缩窄性心包炎舒张早期音,是诊断心包缩窄的有力佐证之一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 心脏杂音(cardiac murmurs)是指除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由于心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产生的异常声音,它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性质特异,可与心音分开或连续,甚至掩盖心音。由于杂音的不同特点,对某些心脏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sufficiency)主要病因为风湿性,其次为动脉硬化、感染性心内膜炎、梅毒等。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舒张期主动脉血流返至左室,使左室容量负量荷过重,继而扩张,产生舒张期二尖瓣膜 处于较高位置,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由于舒张期主动脉部分血液返流致使舒张降低,脉压增大。1.症状:心悸、头晕、心绞痛。2.体征:(1)视诊:心尖搏动向载下移位,范围较广。(2)触诊:心尖搏动向左下扩大,呈抬举性搏动。(3)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凹陷,因而心浊音区轮廓呈靴形。(4)听诊:主要体征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舒服张期杂音,为减递型,可沿胸骨左缘向下传导至心尖。如有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则在心尖区可听到舒服张期隆隆样杂音,出现于舒服张中晚期,即Austin Flint杂音。此外,由脉压增大,还可出现水冲脉,明显颈动脉搏动,点头运动(Musset)、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和Duroziez双重杂音。
A、正确
B、错误
血管检查测试
1、【判断题】 正常人毛细血管搏动(capillary pulsation)极难看出。当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脉压增大时,则可出现毛细血管搏动。检查方法: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引起局部变白,而在心脏收缩期又变红,这种有规则的红白义替现象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
A、正确
B、错误
常见症状与体征测试
1、【判断题】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有咳嗽、咯血。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二狭 体征:(1)视诊:可有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可在正常位置或略向左移。(2)触诊: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3)叩诊:轻度二尖瓣狭窄时心界无扩大,中度以上狭窄可因右室增大和肺总动脉扩大出现心界稍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3 肋间心浊音界向左扩大,故心浊音区呈梨形。(4)听诊:特征性改变为心尖区听到较局限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呈先递减后递增型,左侧卧位时更清楚。其次,可听到第一心音亢进,开瓣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和分裂 。有时可听到Graham Steell 杂音。
A、正确
B、错误
心血管体格检查理论测试
1、【判断题】心脏视诊要点: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两眼与病人胸廓同高;以便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和隆起;视诊心尖搏动时,双眼视线应与心尖区呈切线位置。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尽管现代医学在心血管检查方法的进展上日新月异,但心脏的视、触、叩、听仍为基本方法,每个医生必须掌握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心尖主要由左室构成。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胸壁对应部位,使局部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cm处,范围以直径计算为2.0~2.5cm。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瘦长体型,心脏呈垂直位,心尖搏动向下移,可达第6肋间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可稍向上,但不向下移位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右位心: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即正常心尖搏动的镜相位置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胸郭或脊柱畸形时,心脏位置发生改变,心尖搏动亦相应移位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胸壁增厚(肥胖、乳房大)或肋间变窄时,心尖搏动减弱,搏动范围也减小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胸壁薄(消瘦、儿童)或肋间增宽时,心尖搏动强,范围也较大。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左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贫血时,心尖搏动增强,范围大于直径2.5cm,尤其是左室肥大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性心尖搏动是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称为负性心尖搏动(inwardimpulse),见于粘连性心包炎,由于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所致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肺动脉高压,有时也可见于正常青年人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胸骨右缘2肋间及其邻近部体表或胸骨上窝搏动见于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弓瘤。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用触诊法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较视诊更为准确。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由于人体对声波振动频率感知方式不同,触觉对低频振动较敏感,听觉对高频振动较敏感,故声波频率处于既可触知又可听到的范围时,则既可触及震颤,又可听到杂音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震荡( shock),是指用手触知的一种短促的拍击感,心尖区收缩期震荡提示第一心音亢进,如二尖瓣狭窄时易触知,心尖部及其内侧触及舒张期震荡常提示第三心音奔马律、第三心音(S3)亢进,或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偶而为左房粘液瘤的肿瘤扑落音所致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心包摩擦感触诊特点: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知,收缩期更易触及,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如心包渗出液增多,则摩擦感消失。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心脏叩诊是用以确定心界,判定心脏大小、形状听一种方法,心脏不含气,叩诊呈绝对浊音(实音)。心左右缘被肺遮盖的部分呈相对浊音;不被肺遮疬的部分,叩诊仍呈绝对浊音。叩心界是指叩诊心相对浊音界,一般不要求叩诊心绝对浊音界,因为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正常人心左界在第2肋间几乎与胸骨左缘一致,第3肋间以下心界逐渐向外形成一外凸弧形,达第5肋间。右界除第4 肋间处稍偏离胸骨右缘以外,其余各肋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正常成人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250px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心左界第2肋间处相当于肺动脉段,其下第3肋间为左房耳部,第4、5 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第3 肋间以下为右房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左心室增大: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近似直角,心浊音界呈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故又称主动脉型心。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双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下扩大,称为普大心。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重症心肌炎、全心衰竭。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心包积液: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极似双侧心室扩大,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形),仰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宽,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大量胸腔积液、积气时,心界在患侧叩不出,健侧心浊音界向外移。
A、正确
B、错误
26、【判断题】听诊是检查心脏的重要方法,也是较难掌握的方法。听诊心脏时,环境应安静,医生的思想要高度集中,按照规范的方法仔细听诊。病人多采取仰卧位,医生站在病人的右侧。如在门诊也可采取坐位。为了更好地听清和辨别心音或杂音,有时需让病人改变体位,作深呼吸或深吸气,或作适当运动(在病情允许时)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心脏瓣膜听诊区,是指心脏各瓣膜开闭时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听诊最清楚的部位。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心脏听诊顺序 一般按逆时针方向听诊。即从二尖瓣区(心尖部)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等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心前区隆起,系胸廓骨骼尚未发育完善之前,已有心脏病,多因肥大的右心室收缩期不断撞击前胸壁,久而久 之,致使心前区隆起。主要见于法乐氏四联症、肺动脉口狭窄
A、正确
B、错误
31、【判断题】房颤是由于心房内异位节律点发出异位冲动产生的多个折返所致。听诊特点主要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这种脉搏脱漏现象称为脉搏短拙或短拙脉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心音有四个,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命名为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和第四心音(S4)。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第一心音出现在心脏收缩早期,标志着心室收缩(收缩期)的开始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舒张(舒张期)的开始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第三心音: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第二心音之后0.12~0.18S。其产生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室壁引起室壁(包括乳头肌和腱索)振动所致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第四心音:出现在舒张晚期,约在第一心音前0.1S(收缩期前),一般 认为S4的产生与心房收缩有关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固定分裂:指S2分裂几乎不受呼气、吸气影响,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相对固定,常见于房间隔缺损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奔马律: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与原有的S1、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快时(100次/分),极似马奔跑的蹄声,故称奔马律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舒张早期奔马律的临床意义:从临床角度看反映左室功能低下,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心肌功能严重障碍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舒张晚期奔马律的临床意义:反映心室收缩期压力负荷过重,室壁顺应性降低,多见于压力负荷过重引起的肺动脉瓣狭窄等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它是在二尖瓣狭窄时,第二心音后(0.07S)出现的一个高调而清脆的额外音,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 心包叩击音指缩窄性心包炎时,在S2后约0.1S出现的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也称缩窄性心包炎舒张早期音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心脏杂音(cardiac murmurs)是指除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由于心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产生的异常声音,它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性质特异,可与心音分开或连续,甚至掩盖心音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风湿性心病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是:杂音最响部位在心尖区,时期为舒张中晚期,性质为隆隆样,先递减后递增,音调较低,较局限,不向远处传导,常伴有震颤及S1增强,杂音前可有开瓣音,这些特点是确定二尖瓣狭窄极为重要的根据。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轻度二尖瓣狭窄时心界无扩大,中度以上狭窄可因右室增大和肺总动脉扩大出现心界稍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3 肋间心浊音界向左扩大,故心浊音区呈梨形。
A、正确
B、错误
腹部检查体表标志分区视诊与听诊测试
1、【判断题】腹上角:为两侧肋弓的交角,剑突根部,用于判断体型及测量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脐:为腹部中心,位于3~4腰椎之间,为腹部四区分法及腰椎穿刺的标志。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九区法分区左上腹部包括:脾、胃、结肠左曲、左肾、左肾上腺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腹部视诊时医生立于患者右侧,按一定顺序做全面观察,一般是自上而下视而不见诊,有时为了查出细小隆起或蠕动波,眼睛需降低至腹平面,自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当全腹膨隆时,为观察其程度和变化,常需测量腹围。方法为让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即为腹围(脐周腹围),通常以厘米为单位,还可以测其腹部最大周长(最大腹围),同时记录。定期在同样条件下测量比较,可以观察腹腔内容物(如腹水)的变化。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腹外形如舟状,称舟状腹,见于恶病质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一侧腹部或腰部的疱疹(沿脊神经走行分布)提示带状疱疹的诊断。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腹部瘢痕多为外伤、手术或皮肤感染的遗迹,有时对诊断和鉴别很有帮助,特别是某些特定部位的手术瘢痕,常提示患者的手术史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14~15次,其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只有靠检查者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正常。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动脉性杂音常在中腹部或腹部一侧。
A、正确
B、错误
腹部检查叩诊测试
1、【判断题】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均为鼓音,只有肝脾所在部位,增大的膀胱和子宫占据的部位,以及两侧腹部近腰肌处叩诊为浊音,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胆囊区叩击痛为胆囊炎的重要体征。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 以上时,即可查出移动性浊音。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脊肋角叩诊主要用于检查肾脏病变。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 当膀胱触诊结果不满意时,可用叩诊来判断膀胱膨胀的和度,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
A、正确
B、错误
腹部检查触诊测试
1、【判断题】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对腹部体征的认识和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浅部触诊法只能发现腹壁的紧张度、抵抗感、表浅的压痛、包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皮下脂肪瘤、结节等)。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当医生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常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反跳动痛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腹腔内有很多脏器,如肝、脾、肾、胆囊、腺胰、膀胱及胃肠等,在其发生病变时,常可触及脏器增大或局限性肿块,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适用于儿童和腹壁薄软者,触诊时,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右肩旁,面向其足部,将右手掌搭在其前胸下部,右手第2~5指弯成钩状,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动作,检查者随吸气而更进一步屈指关节,这样指腹容易触到下移的肝下缘。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肝震颤:检查时需用浮沉触诊法法。当手指压下时,如感到一种微细的震动,称为肝震颤,可见于肝包虫病。由于包囊中的多数子囊浮动,撞击囊壁而形成震颤,此征虽不常出现,但有其特殊意义
A、正确
B、错误
腹部常见疾病症状体征测试
1、【判断题】胃溃疡的疼痛多在上腹部正中或偏左。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溃疡活动期时,上腹部常有压痛点。与疼痛部位一致。并可在背部第10~12胸椎段有椎旁压痛,胃溃疡偏左侧,十二指肠偏右侧。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检查可发现典型的腹膜炎三联征——腹壁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肝硬化患者毛细血管扩张或蜘蛛痣,手掌大、小鱼际及末端指腹发红称为肝掌,男性患者乳房发育,压痛。肝由肿大而缩小,质地变硬,表面不光滑。脾轻至中度肿大,下肢可出现水肿。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右下腹Mc Burney点(压痛点)有显著而固定的压痛和反跳痛,这是诊断阑尾炎的重要依据
A、正确
B、错误
腹部检查理论测试
1、【判断题】肠梗阻根据肠壁有无循环障碍,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根据肠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根据肠梗阻的发展快慢,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临床上肠梗阻随其病理过程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可以由单纯性发展成绞榨性;由不完全性变为完全性;由慢性变为急性。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机械性肠梗阻时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听诊肠鸣音明显亢进,呈金属音调麻痹性肠梗阻时无肠型可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如急性胃扩张、肠扭转、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膀胱尿潴留均可在腹部出现包块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胃癌包块常位于上腹部或脐上方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胰头癌位于上腹部偏右,胰体癌位于上腹部偏左,包块质地坚硬,轮郭不清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腹部触诊时被检查者必须取仰面卧位。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并稍分开,以使腹肌松,做平静腹式呼吸,可使膈下脏器上下移动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正常人腹壁有一定张力,但触之柔软,较易压陷,称腹壁柔软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腹肌紧张度减低多因腹肌张力减低或消失所致,表现按压时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性,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正常腹部触诊时不引起疼痛,重按压时仅有一种压迫感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当医生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常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反跳动痛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一般将肝质地分为三级:质软、质韧、(中等硬度)和质硬。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正常情况下脾不能触及。内脏下垂或左侧胸腔积液、积气时膈下降,可使脾向下移位。除此之外能触到脾则提示脾肿大。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肋脊点与肋腰点压痛阳性:提示肾盂肾炎、肾脓肿和肾结核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胰腺触诊 胰位于腹膜后,位置较深,且正常胰柔软,故不能触及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在胃内有多量液体及气体存在时出现振水音(succussion splash)。检查站时患者仰卧,医生以一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胃泡鼓音区(Traube区)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约呈半圆形,为胃底穹窿含气而形成。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腹腔内有较多的液体存留时,因重力关系,液体多潴积于腹腔的低处,故在此处叩诊呈浊音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让患者取肘膝位,使脐部处于最低部位。由侧腹部向脐部叩诊,如由鼓音转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可能。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当膀胱触诊结果不满意时,可用叩诊来判断膀胱膨胀程度,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九区法右下腹部包括下列器官: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有腹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以及腹部的皮疹、疝和腹纹等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上述水平,外观呈凸起状,称为腹部膨隆,
A、正确
B、错误
肛门外生殖检查测试
1、【判断题】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有指征的患者应说服其配合检查,以免发生误诊或漏诊,导致严重后果。男医师检查女患者时,注意须有女医务人员或家属在场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肛门与直肠的检查常能发现许多有重要临床价值的体征。检查时先做视诊和触诊,必要时辅以内镜检查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男性外生殖器包括阴茎、阴囊、睾 、附睾及精索。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肛门检查时前俯位让病人背向光线站立,上身向前弯曲匐伏床侧,使髋部弯曲成90度姿势,医生站在病人侧面,用双手拇指将臀部肌肉轻轻分开,露出肛门。此种体位适用于门诊或轻症病人。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肛管的病变慢性肛裂可在肛门前或后连合处触及硬结。肛门周围脓肿或坐骨直肠窝脓肿,可在肛管内壁触及肿块并有压痛
A、正确
B、错误
脊柱四肢检查
1、【判断题】正常人直立时从侧面观有四个弯曲部位,类似“S”形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脊柱过度后弯称为脊柱后凸(kyphosis),也称驼背(gibbus),多发生于胸段脊柱。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脊柱过度向凸出性弯曲,称为脊柱前凸,多发生在腰椎部位,病人腹明显向前突出,臀明显向后突出,多由于晚期妊娠,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髋关节结核及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等所致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脊柱离开正中线向左或右偏曲称噗脊柱侧凸,根据侧凸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胸段侧凸、腰段侧凸及胸腰段联合侧凸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正常人脊柱有一定活动度,但各部位的活动度范围明显不同。颈椎段与腰椎段的活动范围最大,胸椎段活动范围较小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脊柱直接叩击法:即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出各椎体的棘突,多用于检查胸椎与腰椎。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匙状指又称反甲,其特点是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干脆有条纹。常为组织缺铁或某些氨基酸代射紊乱所致的营养不良障碍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或鼓槌样指。其特点为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趾)端背面的此肤与指(趾)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180度。杵状指(趾)发生机制一般认为与肢体末端的慢性缺氧、代谢障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正常人双脚并拢直立时,两膝及双踝均能靠拢,如双脚的内踝部靠拢时两膝部因双侧胫骨向外侧弯而呈“O”形,称为膝外翻或“O”形腿畸形。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若足底变平,直立时足底中部内侧也能着地,称为平跖足或平板脚,多为先天性异常,平跖足者不能持久站立,并影响长途行走及行进速度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梭形关节:为指间关节增生、肿胀呈梭形畸形,为双侧对称病变。早期局部有红肿及疼痛、晚期明显强直,活动受限,手腕及手指向尺侧偏斜,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膝关节腔内有过多液体积聚时.触诊有浮动感并出现浮髌现象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肩关节:屈曲(上臂前举)可达90°;伸(上臂后伸)可达45°;外展(肩关节固定)可达90°;内收时肘部可达前正中线;外旋约30°;内旋约80°
A、正确
B、错误
脊柱四肢检查理论测试
1、【判断题】脊柱是支持体重,保持正常的立位及坐位资势的重要支柱,脊柱的椎管可容纳并保护脊髓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脊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疼痛、资势或形态异常以及活动度受限等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脊柱检查时应注意其弯曲度及有无畸形,活动度是否受限及有无压痛、叩击痛等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生理性弯曲:正常人直立时从侧面观有四个弯曲部位,类似“S”形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脊柱过度向凸出性弯曲,称为脊柱前凸,多发生在腰椎部位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脊柱离开正中线向左或右偏曲称为脊柱侧凸,根据侧凸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胸段侧凸、腰段侧凸及胸腰段联合侧凸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正常人脊柱有一定活动度,但各部位的活动度范围明显不同。颈椎段与腰椎段的活动范围最大,胸椎段活动范围较小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脊柱直接叩击法:即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出各椎体的棘突,多用于检查胸椎与腰椎。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脊柱间接叩击法:嘱病人坐位,医师将左手掌置于病人头顶部,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观察病人有无疼痛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四肢及关节的检查常运用视诊与触诊,两者相互配合,观察四肢及其关节的形态,肢体位置、活动度或运动情况等。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正常人四肢与关节左右对称,形态正常,无肿胀及压痛,活动不受限。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在青春期发育成熟之后(骨骺端已愈合)发生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如垂体前叶嗜酸细胞瘤或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增生等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因骨骺已愈合躯体不能变得异常高大,而造成骨末端及其韧带等软组织增生,肥大,使肢体末端异常粗大,称为肢端肥大症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当两膝关节靠近时,两小腿斜向外方呈“X”形弯曲,使两脚的内踝分离,称为膝外翻或“X”形畸形。膝内、外翻可见于佝偻病手大骨节病等。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正常人当膝关节固定时,足掌可向内翻、外翻均可达35°.若足掌部活动受限呈固定性内翻、内收畸形,称为足内翻;足掌部呈固定已性外翻、外展,称为足外翻。足外翻莴 翻畸形多见于先天性畸形及脊髓质炎后遗症。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某一肢体的部分或全部肌肉的体积缩小、松弛无力,为肌肉萎缩现象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四肢的运动功能是在神经的协调下由肌肉、肌腱带动关节的活动来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害,都会引起运动功能障碍或异常运动。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腱鞘滑膜炎:多发生在腕关节背面和掌面,关节部位呈结节状隆起,触之柔软,可有压痛,多影响关节活动。常由类风湿关节或结核病变引起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爪形手:爪形手是手指关节呈鸟爪样变形,见于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脊髓空洞症及麻风等。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膝关节两侧形态不对称,红、肿、热、痛影响运动,多为炎症所致,见于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期。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痛风时由于尿酸盐在关节附近的骨骼或滑膜腔、腱鞘中沉积,并能侵蚀、破坏骨质、使关节僵硬、肥大或畸形,亦可在关节周围形成结节样痛风结石,甚至使局部溃破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检查关节运动功能时让被检查者各关节向各方向作主动和被动运动,观察活动范围及有无活动态受限或疼痛。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膝关节:屈曲时小腿腓肠肌可与股后部相贴;伸直可达180°;膝关节在半屈位时,小腿可作小幅度旋转动作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关节的疾病可引起疼痛,肌肉痉挛、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等,均能影响关节的运动功能,使各关节不能达到正常的活动范围,为关节运动受限。常见于关节部位的炎症、痛风、骨折、脱位及肌腱或软组织损伤等。
A、正确
B、错误
神经检查
1、【判断题】颅神经共有12 对,按其功能可分3种:1、单纯感觉神经:如嗅神经、视神经、位听神经2、单纯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3、混合神经:兼有运动和感觉两种神经纤,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动眼神经支配提出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的运动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滑车神经支配眼球的上斜肌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共分为三支,第一支(眼支)的感受器分布于额部、上眼睑、角膜和鼻部;第二支(上颌支)的感受器分布于下眼睑、上颌、颊部和上唇;第三支(下颌支)的感受器分布于下唇及下颌部。三叉神经具有运动与感觉两种功能。其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群。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时,提示三叉神经感觉支有病变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展神经支配眼球的外直肌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面神经功能: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舌前2/3味觉。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面神经核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由它发出的运动纤维支配颜面上半部的肌肉运动;下部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由它发出的运动纤维支配颜面下半部的肌肉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听神经包括耳蜗神经(司听觉)和前庭神经(司平衡),感受器在内耳,中枢在大脑颞叶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传导性耳聋:系声音传导装置发生病变,如鼓膜、听骨病变等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神经性耳聋又称感音性耳聋,系听神经传导径路或耳蜗损害所致,可见于老年人、外伤、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中毒等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舌咽神经司舌后1/3 和咽部的一般感觉和味觉,并支配软腭和咽肌的运动。神经核在延髓。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随意运动:随意运动是指意识支配下的动作,由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检查的重点是肌力。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肌力是肢体作某种主动运动时肌肉最大的收缩力。除肌肉的收缩力量外,还可以动作的幅度与速度衡量。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肌力可分为4级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2级肌力可作水平移动,但不能抬起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随意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是由两个神经元组成的,即上神经元和下神经元。不论哪个神经元受损,都可产生随意运动的障碍,随意运动功能的丧失称为瘫痪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中枢性瘫痪:病变在上神经元(包括中央前回及皮质延髓束和皮质脊髓束)。正常情况下,上神经元对下神经元有控制作用,上神经元受损时,解除了对下神经元的控制,使下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困而患肢表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呈折刀状增强,呈现痉挛僵状态,称为硬瘫,肌萎缩不明显,并出现病理反射。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周围性瘫痪:是指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及其周围神经在脑干为各脑神经及神经纤维)病变引起的瘫痪。由于神经反射弧遭受破坏,所以表现为腱反射和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降低,肌肉松弛变软,称为软瘫,同时肌萎缩也比较明显和无病理反射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肌张力减弱:触诊肌肉松软,被动运动时肌张力减低,可表现关节伸,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前角灰质及小脑病变等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不随意运动亦称不自主运动,是由随意肌不自主地收缩所发生的一些无目不暇接的的异常动作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摸空症:表现为上肢以肘、腕、手关节为主的一种无意识摸索动作,见于脑膜炎、伤寒及败血症的高热期有意识障碍者和肝昏迷病人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舞蹈样运动:舞蹈样运动(chorea )为肢体的一种快速、不规则、无目的、不对称的运动,持续时间不长,在静止时可以发生,也可因外界刺激、精神紧张而引起动作。睡眠时发作较轻或消失。动作也可表现面部,如作鬼脸。多见于儿童的脑风湿病变。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共济运动检查有 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 跟-膝-胫试验Romberg征
A、正确
B、错误
26、【判断题】感觉有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反射(reflex)是通过反弧的形成完成的,一个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等部分。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反应为浅反射。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角膜反射不是浅反射。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的故称深部反射
A、正确
B、错误
31、【判断题】桡骨骨膜反射不是深反射。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病理反射:是指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踝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病理反射现象。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者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表现。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增高等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自主神经又称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在大脑皮质及丘脑下部的调节下,通过神经介质与受体而发挥互相拮抗而又协调的作用。主要功能是调整内脏、血管、竖毛肌、汗腺等的活动。从而达到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A、正确
B、错误
神经检查理论测试
1、【判断题】颅神经共有12 对,按其功能可分3种:1、单纯感觉神经:如嗅神经Ⅰ、视神经Ⅱ、位听神经Ⅷ2、单纯运动神经: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展神经Ⅵ、副神经Ⅺ、舌下神经Ⅻ3、混合神经:兼有运动和感觉两种神经纤,如三叉神经Ⅴ、面神经Ⅶ、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从发生学上讲,嗅神经与视神经不是周围神经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视神经是从间脑延伸而来的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 颅神经在功能、结构上都与颅脑内部发生联系,一旦脑部结构病变时,必然通过颅神经反映出来,产生颅神经的症状与体征。 而表现肢体、躯干的感觉、运动、反射异常、定位主要在神经系统的颅外部分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所有颅神经都有中枢神经元,为核上性支配;除了Ⅻ、Ⅶ对颅神经的核下部分,均是两侧支配。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一侧嗅觉丧失,提示同侧嗅球、嗅索或嗅丝的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双侧嗅觉丧失见于蝶鞍附近肿瘤。感冒、萎缩性鼻炎等鼻粘膜病变也常引起两侧嗅觉减弱或消失。结核、肿瘤等慢性颅底病变也可引起嗅觉障碍。嗅幻觉指病人凭空嗅出本不存在的某种气体,见于颞叶肿瘤或癫痫先兆。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视觉中枢位于大脑枕叶。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及眼底检查。视通路在颅内几乎贯穿全脑,所以颅内脑的病变,常常根据视觉通路受损害表现的视力障碍,视野缺损来定病变部位,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视野缺损表现为两颞侧偏盲:为视交叉中部损伤;病变可来自上面的第三脑室肿瘤,也可以来自下面的蝶鞍的鞍内肿瘤。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正常人视神经乳头为淡红色,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动脉较细,色鲜红,静脉较粗,色暗红,动、静脉直径比为:2:3。视网膜全部为鲜橘红色,黄斑区位于视乳头颞侧偏下方处,呈暗红色,在其中央有一小反光点。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当颅内压升高时,视神经乳头隆起、水肿、边缘模糊不清,静脉淤血和纡曲,并可见火焰状出血。称为视乳头水肿。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的运动,检查时如发现上睑下垂,眼球向内、上、下方向活动受限,均提示有动眼神经麻痹。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一侧动眼神经完全受损:眼内肌与眼外肌同时麻痹,主要见于核下性破坏(动眼神经离开动眼神经核以后的损害,或为离开中脑受到的损害)。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一侧动眼神经不完全性损害:眼内肌麻痹:瞳孔散大,而眼外肌正常;或仅眼外肌麻痹,但眼内肌正常。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核性及动眼神经周围部分结构损害(如动眼神经干离开核后的损害),如临床表现为眼内肌瘫痪,眼外肌功能完整时,病人表现瞳孔散大,光反应丧失。这时要与颈交感神经麻痹进行鉴别: 后者有“三小,一陷”,即瞳孔小,眼裂小,出汗量小;眼球凹陷。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如果一侧动眼神经麻痹,伴对侧肢体运动性共济失调,病变主要在中脑内侧中央位置,侵犯了红核,称中脑红核综合征;如果表现为一侧动眼神经麻痹,伴对侧肢体椎体外系症状(如不自主运动),主要损害在中脑的黑质,又叫中脑黑质综合征。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一侧动眼神经麻痹而对侧中枢性偏瘫,病变在中脑大脑脚,又称中脑大脑脚综合征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一侧动眼神经麻痹,伴有同侧的滑车神经Ⅳ、三叉神经Ⅴ的眼支及外展神经Ⅵ的损害,称为眶上裂综合征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滑车神经离开滑车神经核后,即发向对侧,而不在同侧,主要支配眼球的上斜肌,使眼球向外向下,如眼球向下及外展运动减弱,使病人下视困难,复视。提示滑车神经有损害。但其单独麻痹很少见,病人多无斜视,眼向下看时出现复视,故下楼梯时甚感困难。一般与动眼神经考虑定位。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动眼神经也支配眼内肌,如其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兴奋时使瞳孔缩小;其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扩大肌,兴奋时瞳孔扩大;其支配的睫状肌,调节晶状体屈光度。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三叉神经分布:共分为三支,第一支(眼支)的感受器分布于额部、上眼睑、角膜和鼻部;第二支(上颌支)的感受器分布于下眼睑、上颌、颊部和上唇;第三支(下颌支)的感受器分布于下唇及下颌部。三叉神经具有运动与感觉两种功能。其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群。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 检查运动功能时,医师将双手置于病人两侧下颌角上面嚼咀肌隆起处,嘱病人作咀嚼动作,即可比较两侧嚼肌力量强弱的差异。也可将一手置于病人的颏下向上用力,然后嘱病人作张口动作,以感触张口动作时的肌力。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 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时,提示三叉神经感觉支有病变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三叉神经痛常突然发作,为一侧面部剧痛,可无阳性体征。有感觉障碍时,常说明有器质性病变。常见的病因有牙根脓肿,龋齿、鼻窦炎或下颌关节病变等。颅底损伤或肿瘤也可累及三叉神经而引起疼痛及感觉障碍。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外展神经支配眼球的外直肌、检查时将目标物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观察眼球向外转动情况,展神经受损时眼球外展障碍。出现内斜视和复视,颅内高压时,可出现双侧外展神经麻痹。外展神经常无肯定的定位价值,主要由伴随体征来定位。展神经在颅底的走行很长,在跨越岩部时,颅压如升高,易受压迫出现双侧外展神经麻痹(在颅内压增高时出现)。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外展神经核上性病变时,不仅受到两侧皮层中枢支配,同时受到眼球同向凝视中枢支配(皮质上:额中回(8区);皮质下:桥脑旁,外展核)使眼球向一侧凝视。大脑皮质有破坏性病变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
A、正确
B、错误
26、【判断题】大脑皮质有刺激性病灶时,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临床上常见脑出血的病人(内囊部分受损坏)。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面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舌前2/3味觉。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面神经中枢性瘫痪时临床表现为病变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如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表现。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肿瘤或炎症等。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位听神经包括耳蜗神经(司听觉)和前庭神经(司平衡),感受器在内耳,中枢在大脑颞叶。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Weber(韦伯)试验又称双耳骨导比较试验,是将振动的音叉柄部置于病人额正中处,正常时两侧听音相等,感音性耳聋(神经性耳聋)时由于气导大于骨导,病人感到健侧音响较强;传导性耳聋时,由于骨导大于气导,病人感到患侧的音响较强。
A、正确
B、错误
31、【判断题】Ménirè(美尼埃尔)病患者耳蜗及前庭神经有充血、水肿时,可产生耳鸣、耳聋及眩晕。病毒引起的前庭神经炎时,则为严重眩晕而不伴有耳鸣、耳聋现象。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舌咽神经功能为司理舌后1/3 和咽部的一般感觉和味觉,并支配软腭和咽肌的运动。神经核在延髓。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若病人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常见于Guillain-Barre综合征、脑干病变或鼻咽癌脑转移。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咽反射检查时用压舌板轻轻触两侧咽后壁,如引起恶心动作,提示咽反射正常。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迷走神经司理咽、喉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核在延髓。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周围性延髓麻痹:一侧或两侧舌咽、迷走神经或其核受损时,病人出现发音障碍、吞咽困难和咽反射消失,且伴有舌肌萎缩,亦称真性球麻痹。见于脑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和鼻咽癌转移等。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中枢性延髓麻痹:两侧核以上受损时,亦出现发音障碍、吞咽困难,但咽反射亢进,无舌肌萎缩,亦称假性球麻痹。见于两侧脑血管病变和脑炎。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副神经支配耸肩和转头动作的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神经核位于延髓和颈髓上段。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舌下神经支配舌肌运动,神经核位于延髓并受对侧大脑此质运动区支配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随意运动是指意识支配下的动作,由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检查的重点是肌力。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肌力是肢体作某种主动运动时肌肉最大的收缩力。除肌肉的收缩力量外,还可以动作的幅度与速度衡量。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检查时嘱被检查者作肢体关节部分的伸屈动作。检查者从相反的方向测试被检查者对阻碍力的克服力量。手的肌力可用握力计测量,并应同时注意两侧肌力的对比。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肌力1级可见肌肉收缩而无肢体活动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肌力4级能作抵抗阻力的运动,但尚偏弱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随意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是由两个神经元组成的,即上神经元和下神经元。不论哪个神经元受损,都可产生随意运动的障碍,随意运动功能的丧失称为瘫痪。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截瘫( paraplegia):多为双侧下肢随意运动丧失,是脊髓大横贯性损伤的结果,见于脊髓外伤、脊髓炎、脊椎结核等。
A、正确
B、错误
47、【判断题】交叉瘫(crossed paralysis):为一侧脑神经损害所致的同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A、正确
B、错误
48、【判断题】交叉性瘫,这是脑干病变时一个最具有特征性的也是最具有定位诊断价值的体征。
A、正确
B、错误
49、【判断题】颅神经运动核中,只有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主要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因此,一侧皮质脑干束损害,只有病变对侧的面神经核下部支配的肌群和舌下神经核支配的肌群出现瘫痪,而其余颅神经运动核所支配的肌肉均无麻痹。
A、正确
B、错误
50、【判断题】瘫痪的内囊型:病变在内囊。由于内囊区神经纤维的排列很紧密,病变时各种传导束常同时受损而出现对侧半身性障碍的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
A、正确
B、错误
51、【判断题】周围性瘫痪:是指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及其周围神经在脑干为各脑神经及神经纤维)病变引起的瘫痪。由于神经反射弧遭受破坏,所以表现为腱反射和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降低,肌肉松弛变软,称为软瘫,同时肌萎缩也比较明显和无病理反射。
A、正确
B、错误
52、【判断题】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A、正确
B、错误
53、【判断题】肌张力痉挛性(spasticity)增强表现为在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较大,终末时突感减弱,称为折刀现象,见于锥体束损害。
A、正确
B、错误
54、【判断题】触诊肌肉松软,被动运动时肌张力减低,可表现关节伸,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前角灰质及小脑病变等。
A、正确
B、错误
55、【判断题】不随意运动亦称不自主运动,是由随意肌不自主地收缩所发生的一些无目不暇接的的异常动作,如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手足搐搦等。
A、正确
B、错误
56、【判断题】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必需有一定的肌群参加,如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及固定肌等。这些肌群的协调一致主要是靠小脑的功能。此外,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锥体外系均参与作用,动作才得以协调和平衡。当上述结构发生病变,协调动作即会出现障碍,称为共济失调
A、正确
B、错误
57、【判断题】指指试验:嘱被检查者伸直示指,曲肘,然后伸直前臂以示指触碰对面医师的示指,先睁眼作,后闭眼作,正常人可准确完成。若总是偏向一侧 ,则提示该侧小脑或迷路有损。
A、正确
B、错误
58、【判断题】跟-膝-胫试验:嘱被检查者仰卧,先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将足跟置于另侧膝部下端,并沿胫骨徐徐滑下。共济失调患者出现动作不稳或失误。
A、正确
B、错误
59、【判断题】浅感觉检查:包括皮肤及粘膜的痛觉、温觉度及触觉
A、正确
B、错误
60、【判断题】深感觉检查:是测试深部组织的感觉,如关节觉、位置觉、震动觉
A、正确
B、错误
61、【判断题】复合感觉(synaesthesia):包括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感觉、体表图形觉、实体觉等,这些感觉是大脑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故也称皮质感觉。
A、正确
B、错误
62、【判断题】反射(reflex)是通过反弧的形成完成的,一个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等部分。反射弧中任何一部分有病变,都可使反射活动受到影响(减弱或消失)。
A、正确
B、错误
63、【判断题】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向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时可见被检查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反射弧为刺激经三叉神经眼支传至脑桥,再传至面神经核工业支配眼轮匝肌作出反应。如刺激一侧角膜,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A、正确
B、错误
64、【判断题】腹壁反射(abdomenal wall reflex):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出以使腹壁放松,然后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正常人在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病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双侧上、中、下三部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患者。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除以上病因外,肥胖者、老年人及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会出现腹壁反射的减弱或消失。
A、正确
B、错误
65、【判断题】提睾反射(cremasteric reflex ):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此外还可见于老年人或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附睾炎等。
A、正确
B、错误
66、【判断题】趾反射(plantar reflex):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师以手持病人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趾侧,正常表现为足跖向跖面屈曲(即Babinski 征阴性),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A、正确
B、错误
67、【判断题】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的故称深部反射。
A、正确
B、错误
68、【判断题】肱二头肌反射(biceps reflex ):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以叩诊锤叩击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出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A、正确
B、错误
69、【判断题】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 reflex ):医师以左手托病人的肘部,嘱病人肘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反射中枢在颈髓7~8节。
A、正确
B、错误
70、【判断题】桡骨骨膜反射(radioperiosteal refex ):医师以左手轻托腕部,并使病人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屈肘。反射中枢在颈髓5~8节。
A、正确
B、错误
71、【判断题】膝反射(knee jerk):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弛,自然悬垂。卧位时医师用左手在窝处托起两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屈,然后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若患者精神过于紧张,反射引不出时,可嘱病人两手扣起,用力拉紧再试,即可引出。反射中枢在腰髋2~4节。
A、正确
B、错误
72、【判断题】跟腱反射(achilles jerk ):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朊取外旋外展位,医师用左手托病人足掌,使足呈过伸位,然后以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如卧位不能测出时,可嘱病人跪于椅面上,足自然下垂,然后轻叩跟腱,反应同前。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A、正确
B、错误
73、【判断题】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多系器质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致使反射弧遭受损害。深反射易受精神紧张的影响。如出现可疑性减弱或消失,应在转移其注意力之后重新测试,此外,脑或脊髓的急性损伤可发生超限抑制,使低级反射中枢受到影响,出现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骨关节病和肌营养不良症也可使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A、正确
B、错误
74、【判断题】是指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踝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年患者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则为病理反射。
A、正确
B、错误
75、【判断题】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者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
A、正确
B、错误
76、【判断题】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表现。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增高等
A、正确
B、错误
77、【判断题】Lasegue 征为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高起。正常人可抬高70°角以上,如抬不到30°,即出现由上面下的放射性疼痛,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腰骶神经根炎等。
A、正确
B、错误
78、【判断题】自主神经又称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在大脑皮质及丘脑下部的调节下,通过神经介质与受体而发挥互相拮抗而又协调的作用。主要功能是调整内脏、血管、竖毛肌、汗腺等的活动。从而达到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A、正确
B、错误
79、【判断题】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 ):嘱病人仰卧,眼睑自然闭合,医师将右手的中指及示指置于病人眼球的两侧,逐渐施加压力,但不可使病人感到疼痛。加压20~30秒后计数,正常每分钟可减少10~20次,减少12次/分以上提示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减少18~24次/分提示迷走神经功能明显亢进。如压迫后脉率不减少甚或增加,称为倒错反应,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A、正确
B、错误
80、【判断题】卧立试验( recumbent-upright reflex ):在病人平卧位时计数1分钟脉搏次数,然后嘱病人起立站直再计数1分钟脉搏数。由卧位到立位脉搏增加10~12次为交感神经兴奋增强。由立位到卧位称为立卧试验,前后各计数1分钟脉搏数。若减少10~12次为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
A、正确
B、错误
81、【判断题】坚毛反射(pilomotor reflex):将冰块放在病人的颈后或腋窝皮肤上数秒钟之后,可见坚毛肌收缩,毛囊处隆起如鸡皮状。坚毛反射受交感神经节段性支配,即颈8至胸3支配面部和颈部,胸4至7支配上肢,胸8~9支配身躯干,胸10至腰2支配下肢。根据反应的部位可协助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
A、正确
B、错误
82、【判断题】皮肤划纹征(dermographism ):用钝头竹签加适度压力在皮肤上划压,数秒以后皮肤就会出现白色划痕(血管收缩)并高起于皮肤,称为皮肤划纹现象。正常持续时间在1~5分钟即行消失,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提出示有交感神经兴奋。经竹签划压后很快出现红色条纹,持续时间较长(数小时),而且逐渐增宽或皮面隆起,则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A、正确
B、错误
病历书写测试
1、【判断题】病历(medical record)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医疗资料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病历是医疗活动的全面记录和总结,反映了疾病的发生、演变和诊疗的全过程,是临床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制定的科学依据。也是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反映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体温单、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等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既往史: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过敏史以及系统回顾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婚姻史:患者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子女状况等。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围绕主诉,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从发病至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的全病程。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生命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一般状况 发育(正常、异常),营养(良好、中等、不良、肥胖),意识(清楚、嗜睡、昏睡、昏迷、模糊、谵妄等),面容与表情(润泽、急性病容、慢性病容、特殊面容),体位(自动、被动、强迫),步态(正常、慌张、蹒跚、醉酒、跨阈、偏瘫等),语言情况(清晰、流利、吟诗样、失语等),检查能否合作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住入同一医疗机构时书写的记录。要求与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主诉是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现病史要求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经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
A、正确
B、错误
诊断思维测试
1、【判断题】确定诊断的过程,实质上是医师认识疾病,透过疾病的表面现象去探求疾病本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四个重要的步骤,即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判断、整理资料,推理判断、提出诊断,反复验证、确定诊断。这四个步骤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从接诊起,临床医师就开始根据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随着实践的深入,认识不断深化,形成诊断印象。一般来说,形成诊断的方式有3种:①直接诊断;②肯定或排除诊断;③鉴别诊断。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临床思维方法是医师认识疾病、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等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贯穿于疾病诊断的全过程。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断是制订治疗方案的依据,应反映疾病的本质与全貌,应体现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病理形态、功能状态以及患者的全面健康状况。具体诊断内容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并发症诊断和伴发疾病诊断。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现代最佳医学研究的证据(成果),将其应用于临床对患者进行科学诊治决策的一门学问。EBM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一种全新的医学实践模式和医学方法学,“遵循科学证据”是这一新学科的核心思想。运用循证医学、循证思维指导临床诊断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A、正确
B、错误
病历书写与诊断思维理论测试
1、【判断题】 知情同意书 是患者表示自愿进行医疗治疗的文件证明。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习惯将医疗告知与知情选择简称为知情同意。形式有口头告知、书面告知与公示告知。告知对象有患者本人、患者的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近亲属或关系人、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的负责人。种类包括: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与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其他知情同意书等。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 医院信息化医院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患者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危重病历病情危重复杂,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需做紧急处理的病例。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指根据患者的主诉,与其他疾病鉴别,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的诊断。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只有认真研究各种常见症状、证候和病机,才能对不同病证而出现的相同症状加以鉴别。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辅助检查申请单辅助检查包括采取人体标本进行的检验和对人体进行的检查,前者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体腔内液体化验、细胞和组织病理检查等,后者包括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核素扫描、肺功能检查等。wKB医家园辅助检查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的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做上述检验的申请。wKB医家园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灵敏度灵敏度是指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致的响应量变化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在医学统计学里,一个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就是指其在诊断疾病的时候不漏诊(假阴性)的机会有多大(小),即患者中得出阳性检测的样本占患者总数的百分比。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确定诊断的过程,实质上是医师认识疾病,透过疾病的表面现象去探求疾病本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四个重要的步骤,即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判断、整理资料,推理判断、提出诊断,反复验证、确定诊断。这四个步骤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诊断是医师通过诊察获得各种临床资料,经过整理评价,推理判断,做出符合被检者客观实际的结论。临床思维方法是指医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收集和评价资料以及作出诊断和处理判断的逻辑推理方法。诊断疾病过程中的临床思维就是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断特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诊断是制订治疗方案的依据,应反映疾病的本质与全貌,应体现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病理形态、功能状态以及患者的全面健康状况。具体诊断内容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并发症诊断和伴发疾病诊断。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现代最佳医学研究的证据(成果),将其应用于临床对患者进行科学诊治决策的一门学问。EBM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一种全新的医学实践模式和医学方法学,“遵循科学证据”是这一新学科的核心思想。运用循证医学、循证思维指导临床诊断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运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对全面提高诊疗水平意义深远。因而要求每一位临床医师应将循证医学作为终身学习的内容,真正领悟循证医学的精髓,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科学证据,以积累和更新医学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临床实践中强化循证理念,培养循证思维,根据证据来决策每一位患者具体的诊疗方案,以最佳的诊疗手段,争取最好的诊疗效果。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病历(medical record)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医疗资料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病历书写是医务人员通过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病历既是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业务水平的反映,也是临床科研、教学和信息管理的基础资料,同时还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档案。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疾病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医疗美容应由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签字同意。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体温单、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等。因相同的病再次住院则书写再入院病历记录。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出生地、住址、工作单位、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应注明与患者的关系)。需逐项填写,不可空缺。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现病史:围绕主诉,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从发病至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的全病程。包括:①发病时间、起病情况及可能的原因或诱因。②主要症状特点: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以及加重或缓解的因素。③伴随症状: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各伴随症状之间,特别是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阴性资料。④病情进展情况:主要症状的变化以及新近出现的症状。⑤诊治经历:何时、何处就诊,作过何种检查,诊断何病,经过何种治疗,所有药物名称、剂量及效果。⑥一般情况:患者发病后的精神、食欲、大小便、体力、睡眠、体重等情况。⑦目前未愈的伴发疾病,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既往史: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过敏史以及系统回顾。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个人史:记录患者的出生地、居留地、生长史、职业与生活条件、饮食嗜好、居住与工作环境、冶游史等。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婚姻史:患者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子女状况等。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家族史:直系亲属的健康状况,有否患有与患者同样的疾病;如已死亡,应记录死亡原因及年龄。家族成员有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等情况。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 EMRS)是医疗机构内部提供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服务功能,用以支持电子病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则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医疗数据化信息,并能实现采集、存储、管理、传输、访问和在线帮助的医疗记录。
A、正确
B、错误
心电图基础测验
1、【判断题】当心肌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阀刺激)时,其对钾、钠、氯、钙等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膜内外正、负离子流动(主要是钠离子内流),使细胞内外正、负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出现除极化(depolarization ),使膜外侧具负电荷,膜内侧具正电荷,即产生动作电位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由于闰盘等结构的存在,使心肌细胞间的电活动得以直接传递,导致心脏电激动迅速向周围扩布。此时若将检测电极置于体表一定位置,便可测得一定的电位变化。于对向细胞除极方向的电极处,则可测得负电位而描出向下的波。心肌细胞完成除极后,继之出现极化状态的恢复过程称为复极化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由体表所采集到的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进取度)呈正比关系;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这种既有强度又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称为心电“向量”(vector),通常用箭头表示其方向,而其长度表示其电位强度。心脏的电激动过程中产生许多心电向量。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床心电图学为这些波段规定了统一的名称:①最早出现的是辐度最小的P波,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②P-R段(实为P-Q段,传统称为P-R段),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和房室束的电活动,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始自心房开始除极终于心室开始除;③在心房复极尚未完全结束时随即在图上出幅度最大的QRS波,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在心电图上,ST段为QRS综合波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圆钝而较大的波称为T波,ST段、T波分别代表心室复极的缓慢期和快速期的心电活动。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肢体导联:包括双极肢体导联及加压肢体导联。其电极主要按放于三个部位:右臂(R)、左臂(L)、左腿(F),连接此三点即成为所谓的Einthoven三角。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为了便于表明6个导联之间的方向关系,可将导联Ⅰ、Ⅱ、Ⅲ的导联平行移动,使与aVR、aVL、aVF的导联轴一并通过坐标图的轴心“0”点,构成一个所谓“六轴系统”。此坐标系统采用±180°的角度标志。以左侧为0°,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的角度为负,这六个轴之间依次各相距30°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 心电图与心向量图是反映同一心电活动的两种不同表示方式。两者之间必然密切相关。空间心电向量环是一个具有一定大小,空间方位和运行方向的图形。有平行光线垂直地从前面照到环体上,在其背面投影所形成的平面环,称为额面心向量环。同理,用平行光线垂直地从上照射到环体上,在其下面投影所形成的平面环,称为横面心向量环。平行光线从右侧垂直地照射在环体上,其左侧面投影所形成的平面环,称为右侧心向量环。此即空间心向量环的第一次投影。临床上,用心向量图来表示。
A、正确
B、错误
心电图正常数据测试
1、【判断题】心电图记录纸上的横坐标可用以检测各波段的时距,可根据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改变走纸速度。国内一般采用25mm/s的纸速,使每毫米横向间距相当于0.04s即(40ms),可成倍提高至50mm/s或100mm/s。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 在心电图上可以测出心率,即每分钟内的心动周期数,可根据60(s )除以每心动周期的时距(s)(可取P-P或R-R间距)计算出来。例如R-R间距为0.8s,则心率=60/0.8 =75(次/min)。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心电图记录纸上的纵座标,可用以检测各波段的振幅。一般应事先将心电图机上的心电放大器的增益调整好,使每输入1mV的定标电压,正好能将心电记录器的描笔上下移动 10mm,即每1mm振幅相当于0.1mV的电位差。进行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受检者心电的具体强度而进行选择,波幅过小者可加倍输入,波幅过大者可减半输入。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每一次心动周期的心电活动,可以概括地用一系列顺序出现的瞬时综合心向量来表达。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总方向,正常时大多与其最大向量相一致。在心电图学中采用“平均心电轴”的名称,简称“心电轴”。一般采用与额面心电向量图相同的坐标,并规定Ⅰ导联左(正)侧端为0°,右(负)侧端为±180°,循0°的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正常心电图的额面平均心电轴对向左下。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正常人心电轴可变动于0°~90°。心电轴在0°~30°,称为“电轴轻度左偏”,达-30°~-90°者称为“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肥体体形、妊娠晚期及高度腹水等)、左室肥厚以及左支分支传导阻滞等。如心电轴达+90°~+110°,则称为“电轴轻度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心室肥厚等。电轴+110°者称为“电轴右偏”, 见于重症右室肥厚及左束支后分支阻滞等。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 自心尖方向观察,可设想心脏循其长轴作顺钟方向或逆钟方向转位。于“顺钟向转位”时,可使正常应在V3、V4导联见到的左、右心室过度区波形,转向左心室方向,即出现于V1、V3导联,而在V3、V4导联上则可出现上则可出现QRS等原本应在V5、V6导联才能见到的图形。“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厚,而“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外肥厚,但需指出,心电图上的这种转位只提示心电位的转位变化,并非都是心脏在解剖上转位的结果。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1、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现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由于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是指向比向、侄倒置或低平均可。P波宽度不超过0.11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上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上不超过0.2mV。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P-R间期:PR-间期代表心房去极开始至心室去极的时间,相当于激动自窦房结发出后经心房、房室交界、房室结、左束支及浦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的时间。正常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P-R间期受年龄和心率的影响,年龄小或心率快时P-R间期较短,年龄大或心率慢时P-R间期较长。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QRS波群时间:正常人QRS波群时间为 0.06~0.10s,婴儿与幼童为0.04~0.08s,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接成人。正常成人,V1导联VAT0.03s,V5导联VAT0.05s。QRS波群时间或VAT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胸导联QRS波群的形态和电压取决于横面QRS向量环的大小和方痊,由于横面QRS向量环变动较小,故正常胸导联QRS波群的形态比较恒定。正常人V3R、V1及V2导联为rS型,R/ S1,RV11.0mv,通常反映右心室壁侧去极的电位变化,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心室肥大。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V5、V6导联呈qR、qRs、Rs型, R/S1,RV52.5mv,反映左心室壁去极的电位变化,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心室肥大。V3、V4导联面对两侧心室毗邻部分,呈RS型,R/S接近1,通常称此为过渡区波型。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至V5,R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如果过渡区出现于V1、V2导联上,且R/S比例仍向左递增,表示心脏沿长轴(心尖至心底的轴)有逆钟向转位。如果过渡区波型出现在V5、V6导联,且R/S比例仍向左递减,表示心脏沿长轴方向有顺钟向转位。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肢体导联:正常额面QRS向量环主要位于左下。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标准导联上QRS波群的正常波群变化很大,但Ⅱ导联常表现为QRS波群主波向上,Ⅰ、Ⅲ导联上QRS波群的形态随QRS平均心电轴而变化。如果6低频肢体导联上,每个QRS波群中向上及向下波电压的绝对值之和都小于0.5mv或(和)每个胸导联QRS波群中向上及向下波电压的绝对值都小于1.0mv,称为低电压,个别导联的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病理意义。低电压除可见于少数正常人外,多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粘连性水肿、缩窄性心包炎等。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Q波:正常人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尚处于缓慢复极的一段短暂时间。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何一导联上,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段上升在V1~V2导联上不超过0.3mv,V3不超过0.5mv,V4~V6与肢体导联均不超过0 .1mv。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T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改变,是ST段后出现的一个圆钝较大且占时较长的波。方向:在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Ⅲ、aVL、aVF、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1的T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T波振幅:在正常情况下,除Ⅲ、aVL、aVF、V1~V3导联外,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T波高度在胸导联有时可高达1.2~1.5mv而尚属常。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Q-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外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Q-T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越短,反之则越长。心率在60~100次/min时,Q-T的正常范围应为0.32~0.44s。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所以常用校正的Q-T间期,即Q-TC,正常Q-TC的最高值为0.44s,超过此时限即属延长。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小的波,其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U波代表后继电位的影响,其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在胸导联较易见到,尤其是V3导联较为明显。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A、正确
B、错误
心房心室肥大测试
1、【判断题】右心房肥厚、扩张时,向前下的起始除极向量增大,可出现如下心电图表现:P波尖而高耸,其幅度≥0.25mv,由于向下的P向量增大,故在心电图中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右房除极向量的时间相重叠,故两者合起来的总时间并未延长,即P波宽度并不增加。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左房发生肥大时,其终末向后的除极向量增大,时间延长,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电图改变:P波增宽〉0.11s,常呈双峰,双峰间期≥0.04 s,以在V1导联上最为显著,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P波幅度改变在Ⅰ、Ⅱ、aVL导联明显。由于左房的向左后的向量增大,使V1的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Ptf超过-0.04mm·s。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当左房与右房均发生肥大时,心电图可见到既异常高大,又增宽而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及其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 左心室发生肥大时,可使心电活动中左心室占优势的情况更为突出。表现为QRS最大向量增大,QRS时限延长,并可因心肌供血不足等因素而出现ST-T改变。其诊断指标如下:1、左室高电压的表现(1)V5或V6的R波〉2.5mv或V5的R波+V1的S波〉4.0mv(男性)或〉3.5mv(女性)。(2)Ⅰ导联的R波〉1.5mv,aVL的R波〉1.2mv,aVF的R波〉2.0mv或Ⅰ导联R波+Ⅲ导联R波〉2.0mv。2、额面心电轴左偏,但一般不超过-30°。3、QRS总时间〉0.10s(一般不超过0.11s)。4、并存ST-T改变,ST-T向量与QRS最大向量常呈对向的趋势,心电图表现为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同时可伴有ST段呈缺血型压低达0.05mv以上,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如V1导联),则反而可见直立的T波。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右心室肥大达一定程度,特别是右心室游离壁发生显著肥厚时,可以出现综合心电向量的逆转,即自正常左心室占优势的情况转为右心室占优势,出现右前向量突出增大,成为右室肥大的主要特征,可具有如下心电图改变。1、V1(或V3R)导联R/S≥12、V1的R波+V5的S波>1.05mv(重症>1.2mv)。3、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症可>110°)。4、aVR导联R/S或R/q≥1(或R >0.5mv)。5、少数病例可见V1导联呈QS,qR型(除外心肌梗塞)。6、ST-T改变,右胸前导联(如V1)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
A、正确
B、错误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测验
1、【判断题】 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ST-T心电向量的改变。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若心肌供血不足发生在心内膜下的心肌,则将使这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时更为推迟,以至最终后的心内膜下心肌复极时,由于已没有其他与之相抗衡的心电向量存在,致使心内膜下心肌的复极显得十分突出,导致出现与QRS主波方向致的高大T波。例如前壁心内膜下缺血时,在心电图的Ⅱ、Ⅲ、aVF导联可同时出现高大的正向T波。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如供血不足发生在心肌的外膜下层(包括透壁心肌缺血或透壁心肌梗死),则可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转为心内膜复极先而心外膜复极在后,于是即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量。例如前壁外膜下心肌发生缺血时,在心电图的Ⅱ、Ⅲ、aVF导联可出现深而倒置的T波。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心肌缺血时除可出现T波的改变外,还可出现ST段的改变或同时伴有ST改变。在心电图上典型的缺血型ST改变,往往表现为ST呈水平或下垂形下移≥0.1mv,下移的ST段与R波的夹角≥90°,此与缺血心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异常细胞出现“过度极化”有关。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临床上变异性心绞痛往往缺乏明显诱因而持续时间较长,而在其心电图上可出现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改变或类似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的“损伤型”(ST抬高而常伴有高耸的T波)。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其心电图改变与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相似,即出现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伴以ST段呈水平形下移≥0.05mv,一般变化较轻,常同时见于多个导联,还可伴有传导阻滞或异位性心律失常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作出心肌缺血诊断之前,尚需充分考虑各种鉴别诊断,包括低钾、高钾等电解质率乱,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影响,以及心包炎等多种可能,不宜轻易诊断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笼统称为“心肌受损”,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情况时所出现的ST-T改变,系由于心肌除时间延长,与心肌已开始进行的复极时间相重叠所致,通常称为继发性ST-T改变。藉QRS波本身的特征性改变进行判断不难,但当同时合并有心肌的原发性改变,将使判定发生一定困难。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 绝大多数心肌梗死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是病情发展的严重后果。除了临床表现外,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及其演变规律是确定诊断和估计病情的主要依据。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缺血性”改变(myocardial ischemia):心脏的耗氧量较其他脏器为高,在心肌供血不足时,首先表现为缺氧。心肌的有氧代谢降低,能量供应减少,细胞内钾离子丢失较多,使心肌复极时间延长,特别是3位相延缓,使QT时限延长,T向量背离缺血区,呈对称性T波。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若电极置于前壁,而缺血发生于对侧(即后壁),则其图形变化类似前壁内膜面缺血,即出现对称性高而直立的T波。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损伤性”改变(myocardial injury):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偏移。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坏死性”改变(myocardial infarction):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和一系列的修复过程。一般认为,由于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这与严重的心肌缺血或感染、毒素作用引起的一时性电静止有着本质的差别),致在心电各向量的综合中出现综合向量背离梗死区。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心肌梗死的除了特征性图形改变外,它的图形演变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随访观察心电图演变对诊断更有意义。发生急性ST须抬高型心肌梗死时(即既往所谓透壁性心肌梗死)时,如果观察及时,可以见到早期(也称超急性期或梗死前期)、急性期、近期(也称亚急性期)和陈旧期(愈合期)的典型演变过程。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多与冠状动脉分支的供血区域相关。以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发生梗死的机会为最多;单纯前间壁心肌梗死(ante-roseptal infarction)多见。单纯右室游离壁发生梗死的机会最少。可根据梗死图形出现于哪些导联而作出梗死部位的定位判断。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 正常V1~V3导联R向量不大,故前间壁心肌梗死时多呈“QS”型波;反映下壁的Ⅱ、Ⅲ、aVF导联正常时多呈R型波,下壁心肌梗死(inferioror diaphragmatic infarction)初始向量向上方加强,出现“QR”或“Qr”型图形的机会较多,以Ⅱ导联最为重要。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右心室主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左室下壁也由右冠状动脉供血,故右室梗死大多与左室下壁梗死合并存在。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某一部位的心肌梗死在心电图的某些导联上可以显示出其典型的变化,而其对应的导联上则显示出相反的变化。原有陈旧心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再发生一次心肌梗死,可以是因新的一支冠状动脉栓塞所致,此时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均可在心电图上显示其变化。可以从急性心肌梗死的 QRS-ST-T变化比较明显,而且有动态变化。若在原有部位再次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其陈旧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可被掩盖或由于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在,使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不典型,如不出现Q波。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非ST须抬高性心肌梗死 若梗死仅发生于心内膜下,则急性期可仅出现S-T平直压低,而不出异常Q波波,但S-T恢复后仍存在T波由倒置逐渐加深及变浅至恢复的演变过程。若梗死区域间有散在的正常心肌细胞,则也可不出现典型的坏死波,而出现“QrS”型的含胚胎r波的“QS”波,或仅出现反常的R波减少(如V!、V2),或反常的Q波加深偏大(如V3的Q波加深偏大(如V3的Q波大于V4、V5的Q波)等
A、正确
B、错误
窦性心律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测试
1、【判断题】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前三者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被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一般属于正常或基本正常心律。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一般心电图机描记不出窦房结激动电位,所认都是从窦性激动发出后引起的心房激动波P波来推测窦房结的活动(现在高级的描记技术已经能够记出窦房结电图)。其心电图特点是:①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②P-R间期>0.12s;③频率40~150次/分(超越者甚少)。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规定为60~100次/min。同一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小于0.16s。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在成人超过100次/min(1岁以内超过140次/min,1~6岁超过120次/min)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过速时,P-R、QRS及Q-T时限都相应缩短,有时可伴有继发性ST段轻度压低和T波振幅偏低。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 min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老年人和运动员正常心率相对较缓。颅内压增高、甲状腺功能低下或β-受体阴滞剂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6 秒(或大于0.12秒)。窦性心律不齐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且常与呼吸周期有关,称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无临床意义。另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如由早搏所导致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等。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窦房结自身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心电图上在规律的P-P间隔中突然没有P波,而且所失去的P波在时间上与正常P-P间隔不成倍数关系。窦性静止后常出现逸搏。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 )又称期外收缩,简称早搏。多系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形成折返激动所引起,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室性早搏:提早出现的一个增宽变形的QRS-T波群,QRS时限常>0.12s ;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QRS波前无P波,窦性P波可巧合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房性早博:提前出现的一个变异的P波,QRS波一般不变形,P-R>0.12s,代偿间歇常不完全部分人的早搏P波之后无QRS波,且与前面的T波相融合而不易瓣认,称为房早未下传,P'R 可以延长,P'所引起的QRS波有时也合增宽,多似右束阻滞图形,称房早伴室内差异传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交界性早搏 该早搏的激动源于房—结区或结—希区,其激动下传心室时与窦性激动的下传途径相同或相近,所以QRS波与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异。 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产生一个逆行的P'波(P'Ⅱ、Ⅲ、aVF 倒置,P'aVR 直立),P'波出现在AQRS波之后,也可在其前,但P-R<0.12s。不能上传者可以无P'波。交界性早搏往往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A、正确
B、错误
室上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心室颤动测试
1、【判断题】异位性心动过速 异位性心动过速是异位节律点自动性增强,或折返激动引起的异位心律(连续3个以上),最常见的是阵发性心动过速,有突然发生、突然停止的特点,心室率快速而匀齐(通常在150次/min以上),第一个波为相应的早搏波,终止后有代偿间歇。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由于房性及交界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作为第一波的早搏波不见到,中间的P'又常不易明辩,故将二者统称为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临床意义和处治上无大差别。一般QRS波不增宽变形(仅当合并有束支阻滞时可增宽变形,频率为150~240次/min ,绝对匀齐,室上速不一定脸有器质性心脏疾患,有反复发作趋势。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QRS波呈室性波形,(增宽>0.12s,并有续发性ST-T改变),心室律基本匀齐,频率为140~200次/min ,有时可以见到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P波融合于QRS波的不同位置上。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不发作时可见QT间期延长,有T波和U波异常改变。提示心肌有弥漫性的兴奋障碍和传导障碍 ,心肌的复极化明显不同步。形成多个折返途径。发作前也常见室早和“R ON T” 现象。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宽变形的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同一类型波形保持不变而连续出现者不多。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后就会扭转,翻向对侧。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常在十几秒内自行停止。较易复发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心房扑动大多数呈短阵性。心电图特点是: 心电图无正常P波,代之以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扑动波),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远见则,频率为250~350次/min ,大多当选不能完成下传,而以2∶1或4∶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心房颤动心电图的特点是:各导联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纤颤波),通常以V1导联最明显。心房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min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在未用药物控制的情况下,心室率快速者多见。QRS波一般不增宽。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心室扑动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min,心脏失去排血功能。室扑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颤而死亡。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 心室颤动往往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由于心脏出现了多灶性局部兴奋,致完全失去排血功能。心电图上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达200~500次/min,心室扑动和颤动均是最易致死的心律失常。
A、正确
B、错误
传导异常与心律失常测试
1、【判断题】心脏传导异常包括了传导障碍、意外传导和捷径传导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就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传导延缓)、二度(部分激动发生漏搏)、三度(传导完全中断)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传导阻滞就变化过程,可分为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及渐进型。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房室传导有不同的层次: 在房内的结间束(尤其是前结间束)传导延缓即可引起P-R间期延长; 房室结和房室外束是最常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 若左、右束支或三支(右束支及左束支的前、后分支)同时出现传导障碍,也归于房室传导阻滞。 阻滞部位愈低,下位节律点的稳定性愈差,危险性也愈大。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为此需正确测量P-R间期。在成人若P-R≥0.21s或对前后两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P-R间期延长超过0.04s ,亦可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随年龄、心率而有明显变化,故诊断标准需相适应。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亦称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Mobitz type ⅠAV block),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延长的绝对增加数,多是递减的)。直至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漏搏后传导组织得到一定恢复,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Ⅱ型 ,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凡连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QRS波群脱漏者,称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3∶1、4∶1房室传导阻滞等。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交界区组织而抵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节律点就会发出冲动,激动心室,出现逸搏心律(可以交界性或室性),以交界性逸搏心律为多见。P波与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通常房率高于室率。如果偶尔出现P波下传者,称为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也应该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 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其不应期比左束支长,故传导阻滞多见。可以发生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单纯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别是不完全性者,尚可见于正常人。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a、V1、V3R导联呈rsR '型或宽大而有切迹的R波b、 V5及Ⅱ、Ⅲ、aVF导联为qRs或Rs型,s波深宽c、QRS时限≥0.12sd、 继发性ST-T改变,有晚迟R波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倒置;有宽大S波的导联ST段稍抬高,T波直立。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①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a、V5、V6、Ⅰ、aVL导联波消失。呈宽大而有切迹的单向R波b、 V1、V2呈宽大而深的QS或rS波c、QRS时间≥0.12sd、 继发性ST-T波改变,在宽大R波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倒置;在QRS主波向下的导联中ST段抬高,T波高耸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①电轴左偏,在-40 °~-90 ° ②Ⅰ、aVL呈qR波,Ⅱ、Ⅲ、 aVF呈rs波,且RaVL >RⅠ,SⅡ<SⅢ③QRS时限正常或稍延长,在0.10~0.11之间,而aVL的室壁激动时间可延长,大于0.045s ,V1~3的r波低小,V5、V6可出现较深的S波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左前分支细长,支配左室左前上方,易发生传导障碍。左前分支阻滞时,主要变化在前额面。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电轴右偏+90°~120°Ⅰ、aVL呈rs波,Ⅱ、Ⅲ、 aVF呈qR波,且RⅢ特别高QRS时限正常或稍增宽,增加量<0.02s 排除右心室肥厚,肺气肿和悬垂心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 左后分支短,向下向后散开分布于左室的隔面,具有双重血液供应,故左后分支阻滞比较少见。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正常的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后具有较长的不应期,因而对于两个相近的激动,前一激动产生的不应期必然影响后面的激动的形成和传导,这种现象称为干扰。由于干扰所致心电图的许多变化特征(如传达室导延缓、中断、呈束支阻滞样图形改变、甚至房室脱节……等)都与传导阻滞相似,但干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巧合的结果。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预激综合征 是在正常的房室传导通道之外,激动通过旁路附加传导束提前到到达,使部分(或全部)心室肌预先激动,在心电图上于QRS波之前形成δ(delta)波,从而使P-撞期相应缩短,但PJ 时间正常。QRS波增宽,多数具有继发性ST-T改变。
A、正确
B、错误
心电图机操作测试
1、【判断题】 为了获得质量合格的心电图,除了心电图机性能必须合格以外,还要求环境符合条件,受检者的配合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对环境的要求 1. 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 18℃),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 2. 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 0.5Ω)。 3. 放置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 4. 诊床的宽度不应窄于 80 ㎝,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如果诊察床的一侧靠墙, 则必须定墙内无电线穿。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准备工作 1. 对初次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2. 在每次作常规心电图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在描记心电图时要放松肢体 ,保持平静呼吸。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 1. 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2. 应该用电膏(剂型分为:糊剂、霜剂和溶液等)涂擦放置电极处的皮肤,而不应该只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此外还应尽量避免用棉签或毛笔沾生理盐水或酒精甚至于用自来水代替导电膏,因为用这种方法处理皮肤,皮肤和电极之间的接触阻抗较大,极化电位也很不稳定, 容易引起基线漂移或其它伪差,尤其是皮肤干燥或皮脂较多者,伪差更为严重, 3. 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 12 导联心电图电极(附图)。必要时应加作其它胸壁导联,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 V3、V4、V5 电极安放在乳房下缘胸壁上,而不应该安置在乳房上。 4. 描记 V7、V8、V9 导联心电图时,必须仰卧位,而不应该在侧卧位时描记心电图,因此背部的电极最好扁的吸杯电极,或临时贴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并上连接导线代替。 5不要为了图方便,将接左、右下肢的电极都放在一侧下肢,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1心电图机的性能必须符合标准。若使用热笔式的记录纸,其热敏感性和储存性应符合标准。单通道记录纸的可记录范围不窄于 40mm。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无自动描记 1mV 定标方波的热笔式心电图机,在记录心电图之前必须先描记方波(“打标准”),以便观察心电图机的各导联同步性、灵敏度、阻尼和热笔温度是否适当,必要时可按心电图使用说明加以调整,以后每次变换增益后都要再描记一次定标方波。方波勿过宽(约 0.16s),尽可能与 P、QRS、T 波不重叠。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 按照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常规心电图应包括肢体的Ⅰ、Ⅱ、Ⅲ、aVR、aVL 和胸前导联的 V1-V6 共 12 个导联。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 疑有或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首次作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必须加作 V7、V8、V9 ,并在胸壁各导联部位用色笔、龙胆紫或反射治疗标记用的皮肤墨水作上标记,使电极定位准确以便以后动态比较。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 疑有右位心或右心梗塞者,应加作 V2R、V3R、V4R 导联。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不论使用哪一机型的心电图机,为了减少心电图波形失真,应该尽量不使用交流电滤波或“肌滤波”。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用手动方式记录心电图时,每次切换导联后,必须等到基线稳定后再启动记录纸,每个导联记录的长度不应少于 3~4 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即需记录 4~5 个 QRS 综合波)。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每天作完心电图后必须洗净电极。用铜合金制成的电极,如发现有锈斑,可用细砂纸擦掉后,再用生理盐水浸泡一夜,使电极表面形成电化性能稳定的薄膜,镀银的电极用水洗净即可,使用时应避免擦伤镀银层。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 交直流两用的心电图机,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充电,以利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心电图主机应避免高温、日晒、受潮、尘土或撞击,用布盖好防尘罩。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导联电缆的芯线或屏蔽层容易损坏,尤其是靠近两端的插头处,因此使用时切忌用力牵拉或扭转,收藏时应盘成直径较大的圆盘,或悬挂放置,避免扭转或锐角折叠。
A、正确
B、错误
心电图考核测验
1、【判断题】按照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常规心电图应包括肢体的Ⅰ、Ⅱ、Ⅲ、aVR、aVL 和胸前导联的 V1-V6 共 12 个导联。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 疑有右位心或右心梗塞者,应加作 V2R、V3R、V4R 导联。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 疑有或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首次作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必须加作 V7、V8、V9 ,并在胸壁各导联部位用色笔、龙胆紫或反射治疗标记用的皮肤墨水作上标记,使电极定位准确以便以后动态比较。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用手动方式记录心电图时,每次切换导联后,必须等到基线稳定后再启动记录纸,每个导联记录的长度不应少于 3~4 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即需记录 4~5 个 QRS 综合波)。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 描记 V7、V8、V9 导联心电图时,必须仰卧位,而不应该在侧卧位时描记心电图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放置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预激综合征多见于健康人,除少数发生顽固的室上速外,一般预后良好。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其不应期比左束支长,故传导阻滞多见。可以发生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单纯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别是不完全性者,尚可见于正常人。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左束支短而粗,由双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一般不易发生传达室导阻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a、V5、V6、Ⅰ、aVL导联波消失。呈宽大而有切迹的单向R波b、 V1、V2呈宽大而深的QS或rS波c、QRS时间≥0.12sd、 继发性ST-T波改变,在宽大R波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倒置;在QRS主波向下的导联中ST段抬高,T波高耸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a、V1、V3R导联呈rsR '型或宽大而有切迹的R波b、 V5及Ⅱ、Ⅲ、aVF导联为qRs或Rs型,s波深宽c、QRS时限≥0.12sd、 继发性ST-T改变,有晚迟R波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倒置;有宽大S波的导联ST段稍抬高,T波直立。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为此需正确测量P-R间期。在成人若P-R≥0.21s或对前后两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P-R间期延长超过0.04s ,亦可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分两种类型。Ⅰ型,亦称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Mobitz type ⅠAV block),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延长的绝对增加数,多是递减的)。直至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漏搏后传导组织得到一定恢复,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 Ⅱ型 ,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 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也应该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心房颤动心电图的特点是:各导联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纤颤波),通常以V1导联最明显。心房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min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在未用药物控制的情况下,心室率快速者多见。QRS波一般不增宽。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心房扑动大多数呈短阵性。心电图特点是: 心电图无正常P波,代之以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扑动波),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远见则,频率为250~350次/min ,大多当选不能完成下传,而以2∶1或4∶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室性早博心电图特点提早出现的一个增宽变形的QRS-T波群,QRS时限常>0.12s ;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QRS波前无P波,窦性P波可巧合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房性早博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现的一个变异的P波,QRS波一般不变形,P-R>0.12s,代偿间歇常不完全部分人的早搏P波之后无QRS波,且与前面的T波相融合而不易瓣认,称为房早未下传,P'R 可以延长,P'所引起的QRS波有时也合增宽,多似右束阻滞图形,称房早伴室内差异传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 min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窦性心律不齐:窦 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6 秒(或大于0.12秒)。窦 性心律不齐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且常与呼吸周期有关,称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无临床意义。另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如由早搏所导致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等。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窦房结自身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心电图上在规律的P-P间隔中突然没有P波,而且所失去的P波在时间上与正常P-P间隔不成倍数关系。窦性静止后常出现逸搏。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前三者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心肌缺血时除可出现T波的改变外,还可出现ST段的改变或同时伴有ST改变。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多与冠状动脉分支的供血区域相关。以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发生梗死的机会为最多;单纯前间壁心肌梗死(ante-roseptal infarction)多见。单纯右室游离壁发生梗死的机会最少。可根据梗死图形出现于哪些导联而作出梗死部位的定位判断。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正常V1~V3导联R向量不大,故前间壁心肌梗死时多呈“QS”型波;反映下壁的Ⅱ、Ⅲ、aVF导联正常时多呈R型波,下壁心肌梗死(inferioror diaphragmatic infarction)初始向量向上方加强,出现“QR”或“Qr”型图形的机会较多,以Ⅱ导联最为重要。
A、正确
B、错误
26、【判断题】右心室主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左室下壁也由右冠状动脉供血,故右室梗死大多与左室下壁梗死合并存在。单纯右室梗死较少见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非ST须抬高性心肌梗死 若梗死仅发生于心内膜下,则急性期可仅出现S-T平直压低,而不出异常Q波波,但S-T恢复后仍存在T波由倒置逐渐加深及变浅至恢复的演变过程。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室壁瘤时,可见升高的S-T段持续存在达半年以上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单纯的S-T段抬高不是心肌梗死的可靠指征,它还可见于过早复极化,心包炎急性期、变异型心绞痛等。但只有急性心肌梗死才伴有典型的QRS、ST-T演变过程,故首先应结合临床症候,于短时间内随访心电图才不致误诊。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右心房肥厚、扩张时,向前下的起始除极向量增大,可出现如下心电图表现:P波尖而高耸,其幅度≥0.25mv,由于向下的P向量增大,故在心电图中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A、正确
B、错误
31、【判断题】左房发生肥大时,其终末向后的除极向量增大,时间延长,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电图改变:P波增宽〉0.11s,常呈双峰,双峰间期≥0.04 s,以在V1导联上最为显著,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P波幅度改变在Ⅰ、Ⅱ、aVL导联明显。由于左房的向左后的向量增大,使V1的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Ptf超过-0.04mm·s。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 当左房与右房均发生肥大时,心电图可见到既异常高大,又增宽而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及其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 必须明确一点,所谓的“二尖瓣型P波”及“肺型P波”,并非二尖瓣疾患及慢性肺心病所特有,故不能称为具有特异性的病原学诊断意义的心电图改变。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左心室发生肥大时,可使心电活动中左心室占优势的情况更为突出。表现为QRS最大向量增大,QRS时限延长,并可因心肌供血不足等因素而出现ST-T改变。其诊断指标如下:1、左室高电压的表现(1)V5或V6的R波〉2.5mv或V5的R波+V1的S波〉4.0mv(男性)或〉3.5mv(女性)。(2)Ⅰ导联的R波〉1.5mv,aVL的R波〉1.2mv,aVF的R波〉2.0mv或Ⅰ导联R波+Ⅲ导联R波〉2.0mv。2、额面心电轴左偏,但一般不超过-30°。3、QRS总时间〉0.10s(一般不超过0.11s)。4、并存ST-T改变,ST-T向量与QRS最大向量常呈对向的趋势,心电图表现为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同时可伴有ST段呈缺血型压低达0.05mv以上,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如V1导联),则反而可见直立的T波。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右心室肥大达一定程度,特别是右心室游离壁发生显著肥厚时,可以出现综合心电向量的逆转,即自正常左心室占优势的情况转为右心室占优势,出现右前向量突出增大,成为右室肥大的主要特征,可具有如下心电图改变。1、V1(或V3R)导联R/S≥12、V1的R波+V5的S波>1.05mv(重症>1.2mv)。3、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症可>110°)。4、aVR导联R/S或R/q≥1(或R >0.5mv)。5、少数病例可见V1导联呈QS,qR型(除外心肌梗塞)。6、ST-T改变,右胸前导联(如V1)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现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由于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是指向比向、侄倒置或低平均可。P波宽度不超过0.11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上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上不超过0.2mV。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P-R间期:PR-间期代表心房去极开始至心室去极的时间,相当于激动自窦房结发出后经心房、房室交界、房室结、左束支及浦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的时间。正常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P-R间期受年龄和心率的影响,年龄小或心率快时P-R间期较短,年龄大或心率慢时P-R间期较长。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老年人中除心血管的退行性病变外,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的患病率也高,异常心电图的出现率可高达青年人的3倍以上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去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尚处于缓慢复极的一段短暂时间。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T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改变,是ST段后出现的一个圆钝较大且占时较长的波。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小的波,其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U波代表后继电位的影响,其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 心电图与心向量图是反映同一心电活动的两种不同表示方式。两者之间必然密切相关。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临床心电图的信号主要是从体表采集的。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均可测出心电的电位变动,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指出:静息的心肌细胞保持于复极化状态,细胞膜外侧具有正电荷,细胞膜内侧具负电荷,两侧保持平衡 ,不产生电位变化。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当心肌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阀刺激)时,其对钾、钠、氯、钙等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膜内外正、负离子流动(主要是钠离子内流),使细胞内外正、负离子的分布发生逆转,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出现除极化(depolarization ),使膜外侧具负电荷,膜内侧具正电荷,即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与尚处于静息状态的邻近细胞膜构成一对电偶(dipole),其电穴在后,电源在前。此种电偶相继向另一端推移,产生动作电流,直至整个细胞完成除极化。
A、正确
B、错误
实验诊断概述测试
1、【判断题】实验诊断是指:是指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组织细胞等进行检验,以获得病原体、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从而协助临床进行诊断、观察病情、制定防治措施和判断预后的常用诊断方法。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 实验诊断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某些化验检查常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解释检验结果时,必须密切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资料,才能正确地发挥实验诊断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血液一般检查
1、【判断题】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密切联系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成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因衰老而被破坏,同时又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使血液循环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 血红蛋白正常值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80~190g/L。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原因有生理性的,有病理性的。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正常红细胞经瑞氏染色后,色淡红,圆形无核,中心着色较淡,周边着色较深,直径6~9µm,平均7.5µm。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5种。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是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count,DC)则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胞的比值(百分数)。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白细胞总数正常值: 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A、正确
B、错误
全身各部位X线检查意义
1、【判断题】X线诊断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诊断以X线图象为基础。X线图像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是灰阶成像。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是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诊断是通过对X线图像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辨正常与异常归纳与综合X线各种病理表现,联系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而作出的正确的结论。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腕关节侧位:用于观察腕骨、尺骨和桡骨下端、腕桡关节的外伤情况,尤其是用骨的脱位情况。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尺桡骨正侧位:用于观察尺骨和桡骨的骨质、软组织及异物情况。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肘关节轴位:用于观察尺骨鹰嘴突的骨折和病菌变及尺神经沟的情况,也用于肘关节因各种原因而不能伸直的投照。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肩关节轴位:用于观察肩关节脱位的移位情况,并用于肩部已固定,手臂不能转动的病例。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锁骨正位:用于观察锁骨的形态和骨折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跟骨侧位:用于观察跟骨骨折、骨刺等病变情况。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胫腓骨正侧位:用于观察胫腓骨的骨质及其软组织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踝关节正侧位:用于观察踝关节外伤后骨折及脱位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膝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膝关节的关节间隙、股骨下端、胫骨和腓骨上端、髌骨的骨质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股骨正侧位:用于观察股骨骨质、异物和软组织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髋关节正位: 用于观察股骨头、颈、大小粗隆及股骨上端的骨质病变和髋关节有无关节炎、关节结核、脱臼等病变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颅骨前后位: 用于观察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而不能采用后前位时的颅骨情况。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下颌骨侧位: 用于观察下颌骨的骨质和形态情况。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副鼻窦柯氏位: 用于观察额窦、筛窦、眼眶、眶上裂等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全部颈椎正位 : 摄片目的 用于同时观察全部颈椎的正位情况。 颈椎侧位 :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全部颈椎的情况,也可用于观察喉部软组织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胸椎前后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胸椎各部的形态、骨质、关节间隙及软组织的情况。 胸椎侧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胸椎侧位的形态、排列曲度及骨质情况。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腰椎前后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腰椎正位的骨质、形态、关节间隙及两侧软组织的情况 腰椎侧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腰椎侧位的骨质、形态、椎间盘、棘突、关节突等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骶尾骨(椎)前后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骶骨和尾骨正位的骨质和形态情况 骶尾骨侧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骶骨和尾骨侧位的形态情况。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膈上肋骨前后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膈肌以上肋骨(第1-6前肋和1-9后肋)的骨质情况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骨盆前后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骨盆的骨质、形态及双髋关节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胸部 X线摄影检查是胸部检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将微小的病变清晰显示于照片上,并能作为永久的记录,这是优于透视的一个显著特点。胸部摄片以胸腔内的肺、胸膜、胸壁、横膈、纵膈、膈上肋骨、气管、心脏和大血管为主要检查内容。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心脏后前位(正位):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心脏大血管和形态和相互关系,进行心脏测量 心脏左侧位 :摄片目的 用于左、右心室、主动脉、肺动脉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腹部 X线摄影检查主要用以观察尿路的病变,如有无不透光结石或异常钙化阴影。也可作为造影检查的对比照片,同时可检查急腹症等病变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先天性锁肛腹部倒立位: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先天性肛门闭锁,预测直肠距肛门的距离。 膀胱区后前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膀胱结石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26、【判断题】常规食管造影 (适应症) :食管肿瘤、憩室、静脉曲张、异物、炎症;食客临近器官病变如心脏、主动脉、纵膈等。(禁忌症)无绝对禁忌,但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时和食管气管瘘时特别要慎重。(造影前准备):病人准备一般不须特别准备,但不宜食后立即检查。疑有食管梗阻、最好食后数小时检查。疑有贲门痉挛,贲门胃底肿瘤、食管裂孔疝时,应空腹检查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常规上消化道造影 (适应症):有任何上腹部不适及消化道症状;疑有胰腺囊肿及胰头癌等。(禁忌症):有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肠道大出血后一周之内。(造影前准备): 1. 检查前晚餐照常,午夜后禁食,第二天早到放射科检查。一般为检查前禁食6-12小时。 2. 检查前24小时及检查期间,禁服影响胃肠道功能或X线显影的药物,如泻剂、收敛剂、铋、碘、钙、铁等制剂。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胃及十二指肠低张双对比造影 (适应症):适用于早期胃癌、胰头癌、十二指肠癌和胆管癌等到和普通胃肠道造影可疑病例。 (禁忌症):同常规造影和低张药品使用禁忌者。(造影前准备) :1. 病人检查前6-12小时禁食。 2. 胃潴留者检查前洗胃。 3. 胃酸过多者给中和剂。 4. 为消除胃粘液可服蛋白分解酶。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结肠灌肠造影 (适应症) 结肠肿瘤、息肉、肉芽肿性病变局限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巨结肠;结肠套叠整复。 (禁忌症) 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炎;结肠穿孔或坏死。
A、正确
B、错误
诊断学症状学考核
1、【判断题】诊断学(diagnostics)是应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习完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A、正确
B、错误
2、【判断题】正确诊断疾病是临床医学的最基本任务,是预防、治疗疾病并判断其预后的前提。
A、正确
B、错误
3、【判断题】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学习过医学基础课程的学生必须经过诊断学的学习之后才能过渡到临床课程的学习。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人们常说:人命关天,诊治关命。诊断的正确与否,决定治疗的成功与失败。这个与这学好诊断学没有关系。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诊断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异常的发生发展规律、机制、临床意义及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以科学态度在各种情况下去认识疾病、正确诊断疾病。
A、正确
B、错误
6、【判断题】人体不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任何部分和系统的疾病都与整体和其他部分或系统相互影响,因此,无论哪一临床专业学科都能完全脱离临床医学的整体而独立。
A、正确
B、错误
7、【判断题】患病时机体功能或形态改变,患者主观感觉到的异常和不适,称为症状(symptom)。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检查工具(如听诊器、叩诊锤、体温表、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A、正确
B、错误
9、【判断题】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是通过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血液、排泄物等标本进行检查,以获得疾病的病原体、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或器官功能变化等资料,从而协助临床进行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制定防治措施、判断预后等的一种诊断方法。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器械检查(instrument examination)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和内镜检查等属于器械检查。
A、正确
B、错误
11、【判断题】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诊断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要作出正确诊断,只需要足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一定要有正确的诊断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每个医生因临床经历不同,与患者交流所获得的病史资料、体格检查所获得的体征可能不同,对同一个辅助检查报告的分析判断也可能不同。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学好诊断学需要做到课前预习,听课时思考,课后复习 。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当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产热增多和(或)散热减少,引起体温调节性升高(超出正常范围0.5℃)时,称为发热(fever)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体温上升期:此期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上升。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或寒战,肌肉酸痛,疲乏无力等。
A、正确
B、错误
17、【判断题】体温下降期:当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及发热介质得到控制和清除,或依靠药物使体温中枢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下降。临床表现为皮肤潮湿,大量出汗,体温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甚至休克。
A、正确
B、错误
18、【判断题】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伤寒高热期。
A、正确
B、错误
19、【判断题】弛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2℃以下,但都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A、正确
B、错误
20、【判断题】发热特点包括如起病的缓急、患病的时间与季节、发热的病程、程度(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但不包括病因与诱因、体温变化的规律等
A、正确
B、错误
21、【判断题】发热的伴随症状及体征对发热病因的诊断没有意义。
A、正确
B、错误
22、【判断题】对发热患者只要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面容、皮肤黏膜、淋巴结等,不需要对肺、心、肝、脾和神经系统进行细致检查等。
A、正确
B、错误
23、【判断题】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对发热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A、正确
B、错误
24、【判断题】腹痛(abdominal pain)多数由腹部脏器的疾病引起,但腹腔外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病变的性质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之分。
A、正确
B、错误
25、【判断题】内脏性腹痛 主要由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其特点为:①疼痛部位不确切,接近腹中线;②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灼痛;③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A、正确
B、错误
26、【判断题】急性起病者要注意各种急腹症的鉴别,寻找线索。缓慢起病者涉及功能性与器质性,良、恶性疾病的鉴别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性胰腺炎疼痛多在中上腹部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前常有进油腻食物史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 既往史对腹痛的病因诊断不太重要。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咳嗽(cough)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从外界进入呼吸道内的异物。
A、正确
B、错误
31、【判断题】随意性咳嗽起源于大脑皮质,皮质冲动传至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动作。大脑皮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咳嗽反射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正常支气管黏膜腺体和杯状细胞只分泌少量黏液,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肺水肿时咳痰常呈粉红色泡沫状。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婴幼儿呛咳不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异物吸入。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突然发生的咳嗽,常见于吸入刺激性气体所致急性咽喉炎、气管与支气管异物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黄绿色痰提示铜绿假单孢菌感染,铁锈样痰要考虑真菌感染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咳嗽伴体重减轻:需考虑肺结核、支气管肺癌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咯血前常有喉部发痒,血液随咳嗽而咯出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但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确定是否为咯血 注意出血是来自呼吸道、消化道,还是鼻、口咽部,有无明显病因及前驱症状,出血的颜色及血中有无混合物等,以资鉴别。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并殖吸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有严格的地区性,且并殖吸虫病患者有生食溪蟹、蝲蛄史。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nasal alae flap)、发绀(cyanosis)、端坐呼吸(orthopnea)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吸气显著困难,气道高度狭窄时呼吸肌极度紧张,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s sign)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在右心衰竭时,因急性肺淤血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入睡后感到气闷而被憋醒,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恶心(nausea)与呕吐(vomiting)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为上腹不适、欲呕的感觉;呕吐是指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反流,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的现象。
A、正确
B、错误
47、【判断题】呕吐过程为内脏与躯体的协调反射运动,首先是胃窦及幽门区收缩与关闭,胃逆蠕动,胃体与胃底张力减低,继而贲门开放,最后膈肌、肋间肌及腹肌突然收缩,腹压骤增,迫使胃内容物通过食道、咽部而排出体外。
A、正确
B、错误
48、【判断题】前庭障碍性呕吐 凡呕吐伴有听力障碍、眩晕的耳科症状时,需考虑前庭障碍性呕吐。
A、正确
B、错误
49、【判断题】进食后出现的呕吐多见于胃源性呕吐,如胃炎、幽门痉挛、胃神经症。
A、正确
B、错误
50、【判断题】有恶心先兆,呕吐后感轻松者,不见于胃源性呕吐。
A、正确
B、错误
51、【判断题】喷射状呕吐多见于颅内高压。无恶心、呕吐不费力、全身状态较好者,多见于神经症性呕吐。
A、正确
B、错误
52、【判断题】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口腔呕出。黑粪(melena)是血液经过肠道,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成硫化铁而使粪便表现为黑色。二者均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呕血均伴有黑粪,但黑粪不一定伴有呕血。
A、正确
B、错误
53、【判断题】上消化道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脏病变及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出血,还包括胰腺、胆道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
A、正确
B、错误
54、【判断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很多,临床上前三位的病因分别是消化性溃疡、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
A、正确
B、错误
55、【判断题】呕血与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现,临床表现的差异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量及速度。
A、正确
B、错误
56、【判断题】上消化道出血量大时,可出现贫血貌、头昏、心悸、口渴、冷汗、晕厥、尿少、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表现,还可出现血尿素氮浓度增高,即肠源性氮质血症。
A、正确
B、错误
57、【判断题】呕血方式 呕吐物为鲜红、暗红色或混有血凝块,多为食管病变出血或提示出血量大、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
A、正确
B、错误
58、【判断题】一般情况下,出血量达5ml以上可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A、正确
B、错误
59、【判断题】胃内蓄积血量达300ml可出现呕血
A、正确
B、错误
60、【判断题】出血量一次达400ml以上可出现周围循环障碍相关表现,出血量达800~1000ml以上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A、正确
B、错误
61、【判断题】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浓度升高致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称为黄疸(jaundice)。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之间,临床无肉眼性黄疸出现,称为隐性黄疸(concealed jaundice);总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可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称为显性黄疸(clinical jaundice)。
A、正确
B、错误
62、【判断题】胆红素(bilirubin)的主要生成原料是血红蛋白的胆绿素
A、正确
B、错误
63、【判断题】非结合胆红素系脂溶性,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故不出现于尿中。
A、正确
B、错误
64、【判断题】正常情况下,胆红素进入与离开血液循环保持动态平衡,故血中胆红素的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总胆红素(TB)1.7~17.1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CB)0~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UCB)1.7~13.68μmol/L。
A、正确
B、错误
65、【判断题】肝细胞性黄疸呈浅黄至深黄,甚至橙黄色。有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甚至出血等肝功能受损的症状及肝脾肿大等体征。
A、正确
B、错误
66、【判断题】胆汁淤积性黄疸深而色泽暗,甚至呈黄绿色或褐绿色。胆酸盐反流入血,刺激皮肤可引起瘙痒,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样
A、正确
B、错误
67、【判断题】黄疸急起者,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炎,不见于胆石症、急性溶血
A、正确
B、错误
68、【判断题】黄疸进行性加深者,见于胰头癌、胆管癌、肝癌
A、正确
B、错误
69、【判断题】黄疸波动较大者不常见于胆总管结石等。
A、正确
B、错误
70、【判断题】根据胆红素实验室检查,不可以确定黄疸的类型。
A、正确
B、错误